马三立在南郊的日子
1970年,56岁的相声名家马三立接到战备需要疏散城市人口的指令,离开天津曲艺团,带领全家下放到南郊区(今津南区)北闸口村第四生产队落户。同期来此落户的还有王麦秆、苏文茂、张明等六户文化人。直到1977年回城,马三立一家在这里整整待...

2024-12-04

天津河的历史变迁
两宋的古籍记载“天津”一词,多指天津桥,梅尧臣、周彦夫等文人墨客都曾留有相关墨宝;金代正式命名天津河,此时“天津”从洛阳移到北京周边;明代史料偶有提及天津河,是指天津卫的一条河流,大致与金代河流相同,天津河即是后来海河水系...

2024-12-03

酿酒微生物与天津“黄海社”
旧时,中国传统白酒生产多使用大曲、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生产周期长,淀粉利用率低,不便于机械化酿酒。1922年,“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建立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简称“黄海社”),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企业科研机构。不仅...

2024-12-03

四方台上十八松
蓟州古城东北有一高岗,叫做四方台。背倚崆峒,南望翠屏,台上平旷,现存有18棵古松,为当地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氛围。

2024-11-29

天津曾红过的胡琴铺
清末民初以来,京剧、评戏、梆子在天津兴盛,不仅专业戏班众多,演出频繁,而且票房林立,学唱者众。无论专业演戏,抑或票友票戏,都离不开文武场伴奏。于是,制作民族乐器的手工作坊在天津适时而兴。这里简述红火于时的几家胡琴铺。

2024-11-29

梁思成笔下的宝坻县城
梁思成(1901—1972),著名建筑学家,一生只来过一次宝坻(今天津市宝坻区),当时宝坻县城给他留下印象,从他撰写的《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长文(刊载于1932年12月《中国营造学社会刊》第三卷第四期)中的相关记述中可见一斑。

2024-11-27

上一页1...4567...29下一页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