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乡村旅游重点片区有序建设,49个项目投入运营。”今年的天津《政府工作报告》,对当前全市乡村旅游呈现出欣欣向荣、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给予了充分肯定。
自去年以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和市乡村旅游工作专班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全力推进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建设。经过一年努力,实现了乡村旅游的组团扩容、内涵丰富和迭代升级。作为12个乡村旅游重点片区之一的西青区“非遗古韵,年画之乡”示范片,天津市人大代表、西青区杨柳青镇党委书记宫克明感触颇深。他介绍,灯展与年画是杨柳青古镇景区的特色,今年将更新迭代,以全新面貌迎接游客。
将特色进行到底的,还有把冰雪“冷资源”转变为旅游“热经济”的蓟州。全域内三大滑雪场和6个特色冰雪项目景区吸引来八方游客。天津市人大代表,蓟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宋伟龙介绍,这几年,为了发展冰雪经济,该区推出了新的滑雪项目,并对硬件设施进行了提升。
针对如何推动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天津市人大代表、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刘玉祥分享了宝坻经验。刘玉祥介绍,宝坻区当前的重点工作是全力推进黄庄渔生态小镇、牛家牌水木三乡小镇、大唐庄绿色低碳小镇和八门城航空文旅小镇“四小镇”建设。这些小镇的建设,是在原有精品片区建设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旨在通过农旅融合,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他表示,宝坻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将大片林区转变为景区,并重点发展潮白河沿线25个村的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文旅充分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载体的关键举措。
关于农村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刘玉祥建议,各地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举办采摘丰收季等活动,将农村文化、非遗民俗、农村集市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采摘线路和农村文化体验游线路。此外,还可以在传统集市基础上,融入金融产品、非遗产品、农村风俗展示和农产品展示售卖等内容,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乡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