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大棚内,朱显存在给草莓疏花。
西红柿采摘园迎来丰收季,可以实时满足游客需求。
舒适的农家小院、整洁的村容村貌吸引更多城里人来村里休闲放松。图为“重走方舟路”墙绘。
码头是七里海开放季游人的热选地(资料片)。 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如今的宁河区俵口镇,风景美、旅游旺、产业兴,数万名来自各地的游客在红色研学路线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在花海中定格美丽瞬间,在采摘园里品尝丰收的甜美,在别具特色的民宿里度过惬意的假日。
近年来,宁河区俵口镇充分利用镇域丰富的红色人文和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打造“重走方舟路”红色教育基地,带动芦花里民宿、洛里坨蔬果采摘园、理想渔趣园、后辛庄村民宿、野趣荷花池、兴家民俗博物馆主题民宿等文旅体验项目,形成“重走方舟路 湿地水乡游”品牌,截至2024年11月,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次。
乡村转型 乡亲“变身”
俵口镇解放村是于方舟烈士故居所在地,近百年来,村里人自故居门前来去往复。30岁的村民于艳婷不曾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人生会与这座故居紧密相连。
自小,于艳婷家就以打捞鱼虫为生。成年后,结婚生子,她成了一名全职家庭主妇,每天就是忙家务接送孩子。
2018年,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正式划定。于艳婷的父亲不能继续从事打捞鱼虫的工作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哪儿?“当时全家都陷入迷茫之中。”于艳婷回忆。
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走出一条乡村致富路?这成为摆在俵口镇面前的一道必答题。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关乎俵口镇的未来,关乎像于艳婷这样全镇两万多名百姓的生存发展。
俵口镇具有独特的红色资源。这里是天津早期党团组织重要负责人、革命烈士于方舟的故乡。于方舟烈士的故居虽历经岁月沧桑、风雨洗礼,但依旧保存完整。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传承革命精神,打造红色研学游,俵口镇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镇里找到了突破口,于艳婷的人生也就此打开了一片新天地。2022年,于方舟故居要招讲解员,她报名后成功入选,这份工作不但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还让她“脱胎换骨”。
“来红色研学的,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只会讲宁河方言不行,必须练好普通话,才能更好地传播于方舟烈士的革命精神。”于艳婷给自己定下目标。拿到讲解稿后,她对着镜子背,并用手机录下来,回放时听到哪里发音不准确就记下来,再背再录,重复重复再重复,一点一点地提升。现在无论是面对参观者还是媒体,她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孩子回家说,老师在媒体采访的视频里看到妈妈了,我特别高兴。”于艳婷说,能给孩子做榜样,骄傲!能为传承红色精神作贡献,自豪!“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开阔了眼界,实现了自我价值。”
俵口镇有红色人文资源,自然禀赋亦出众。该镇紧邻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河道潮白新河、二级河道曾口河贯穿全境,有发达的水系资源,村居环境优美,发展乡村旅游有条件。
在宁河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俵口镇从乡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决定以红色资源为切入点,带动发展绿色生态游,推动农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转型不但为于艳婷这样的年轻人提供了挥洒青春的大舞台,而且为在就业市场上机会稀少的老年人创造了发挥余热的条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冬日的俵口镇洛里坨村依然有绿意盎然的采摘园。草莓大棚里,75岁的村民朱显存蹲在地上仔细疏花。“这不过节了,草莓销售也进入了旺季,前景不错。”满棚碧绿的叶片间,白色的草莓花与从奶白、粉白直到红艳艳的果实,让朱显存看到希望。
别看朱显存年龄大,其实是草莓种植行业的“新兵”。俵口镇产业转型的东风,让他在古稀之年发现了“新赛道”。
朱大爷所在的洛里坨村“两委”班子,抓住全镇发展绿色生态游的机会,在原本是养猪场的一块设施农业用地上建起大棚,种植草莓和西红柿,建设采摘园。
“大棚建好后,因为从来没种过这些,村民们都不愿参与,怕亏钱。村干部们决定先由村集体运营,请专家来指导,平常雇村民打理。”洛里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雨良告诉记者,自2022年大棚建成后,连着两年都有好收成,村集体因此增收,在采摘园打工的村民也获得收益。“原来租用土地给养猪场的收入,一年才9000元,改为大棚种养、采摘后,村集体一年的收入是原来的十几倍。”
“2023年,我们又新建了几个大棚。2024年采取村民与村集体合作经营的方式,保证村集体收入的同时,提高村民的参与度与收益。”张雨良说,这一回想参与的村民挺多,“看到前几年的收益了”。最终村集体选择朱大爷作为合作者。“朱大爷一直在采摘园工作,和专家们学习了草莓和西红柿大棚种植、养护技术。”
新的经营模式下,朱大爷的收入将远超原来在采摘园打工时,村集体的收入每年也会增加二十余万元。
真情交心 效果舒心
转型升级总是与阵痛相伴。俵口镇走上“红+绿”发展道路伊始,也是困难重重。
面对项目点位多,涉及村民房屋征用、房屋修缮、道路修整等诸多事宜,俵口镇迅速成立项目专班,在宁河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现场总指挥,镇村两级党员干部为项目骨干,建立项目建设日调度工作机制,每天下午召开复盘会,全面排查化解设计、建设运营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
“当时这一片地是村民们自发填垫沟渠而建,在上面种了果树等经济作物。” 解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文东指着红色研学路线导览图上“方舟剧场”“宣誓广场”一带说:“那会儿我们一家一家地做工作,最后大伙儿没要一分钱,接受了规划设计。”
能做到让村民们真心诚意接受规划,村里的干部、党员的示范作用功不可没。于文东要求村里的党员干部们带头拆除自家违建,“光说不带头,大伙儿根本不服你”。
同时村干部们拿着设计图纸,骑着电动车转遍大街小巷,带领施工方一家一户地去转、去谈,多次召开向群众汇报会,争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通过“现场办公”“马路办公”,把问题解决在了一线。这些,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起初不了解、个别不认可到后来的全力支持、主动参与,党员干部们用真心换来了群众的理解支持。
不辜负群众理解支持,就要用发展成果回馈群众。
在整个设计、施工阶段,镇里采纳群众意见建议43条,为周边群众修建便民小路9条,美化墙体60户,大家期盼已久的方舟公园也建成了。
“自从发展红色研学游,村里的面貌也大变样了。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垃圾桶,会有专人定期进行清理,没人乱扔垃圾了。”于艳婷说。
“随地扔垃圾这种行为,现在大伙儿都觉得丢人。”于文东说。
不仅在解放村,俵口镇借转型升级的机遇,对镇内各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提升改造。
“养猪场一直是村民们投诉的重点,气味大、垃圾多,影响了周边卫生环境。”张雨良介绍,借村内转型发展绿色生态游之机,村集体决定合同到期后,与养猪场不再续约,依照合同收回用地。“村集体决心非常大,最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问题。”
草莓和西红柿大棚不仅为村里带来经济收入,还解决了养猪场造成的卫生顽疾。村里还平整道路,在道边栽种鲜花。“我们村现在一年三季有花,春天里二月兰可漂亮呢。”张雨良说。
一些村庄的卫生点位存在私搭乱建、垃圾堆积、污水横流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乡村的形象。为确保旅游项目顺利开展,提升乡村整体品质,俵口镇将大型项目建设中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到卫生点位的清理工作中,实现了高效、全面的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本着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目标,种植各类树木1296棵,月季花7800株,对标3A级景区标准打造“重走方舟路”沿线及俵口镇的主干道景观路。
村容村貌提升,村民们收入增加。俵口镇党员干部们真干实干,全镇百姓尝到转型升级的甜头儿,心气不一样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俵口镇用好用足用活红色资源,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方舟少年”评选活动和邻里互动、于氏家风小课堂等活动,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科普教育基地,评选美丽庭院20户。依托“双周志愿服务活动”,发挥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方舟路”建设和绿化美化,干群关系得到显著提升。
该镇选取自由村和后辛庄村作为移风易俗试点村,探索“党建+婚俗改革”,发挥村内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以党风促进民风,形成良好的“头雁效应”。在加强宣讲队伍建设方面,组建“方舟宣讲团”,吸纳一批懂理论、有经验、善宣传的人才组成宣讲团的“指挥长”,挖掘“草根名嘴”“方舟精神小传人”等一批善于讲身边事、话身边情的宣讲能人成为宣讲团“主力军”,打造“方舟码头微宣讲”“方舟步道话未来”“故居里的红色故事”“党旗下的誓言”等宣讲品牌,创办“方舟小学广播站”“方舟我想对你说”“方舟之声”等特色宣讲栏目。用充满朝气的语言和生动的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的历史、了解党的政策、共育文明乡风。
红色“富矿” 金色未来
“要让村民真正享受生态红利,就要带领他们走生态路、吃生态饭。”俵口镇党委书记杨钊说:“确定‘红+绿’发展方向以来,我们不断增加新元素,吸引各方资金,打造七里海花海世界、芦花里民宿等项目,丰富文旅内容。”
在解放村,为适应旅游市场新形势,该村新建文创集市,打造“方舟”主题邮局,集中展示推介宁河大米、七里海河蟹、红瑶红薯等精品“土特产”,推出芦根茶特色饮品,不仅让广大消费者品尝到宁河的美味,还能领略宁河独特的非遗文化。同时,成功打造“方舟”文化品牌,推出“一脉传承”系列茶礼、“方舟”系列文化马克杯、文创雪糕等特色产品,持续推动土特产“出村进城”。
围绕于方舟故居,在周边配套建设芦花里民宿、理想渔趣园、果蔬采摘园、野趣荷花池、羊圈咖啡等一系列文旅打卡点位。文旅项目落地同时,还可以提供厨师、讲解员、保洁员、前台接待等旅游服务岗位,累计吸纳本地村民80余人就业,在景区道路修建、景观维护、卫生清洁等基础设施建设期间,拉动周边人员用工超过10000余人次。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精神头十足。随着镇内游客量持续增长、文旅基础持续完善,一些在外打拼的村民也把返乡创业的计划提上日程。
“自2024年9月8日开业以来,周末和节假日每天能有三五百人。后续我会加大投资,在旁边加盖一个园区,增加一些林下养殖和采摘等项目,跟附近的芦花里民宿、兴家民俗博物馆主题民宿及红色研学游一起合作,进一步发展壮大。”七里海花海世界经理王海龙说。
不忘来时路,红色资源焕发新生,走好前行路,描摹新时代发展画卷。俵口镇将持续深挖红色资源“富矿”,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亮点,让这片镌刻着理想与信念的红色沃土,谱写出“环境美”“百姓富”“面貌新”的乡村振兴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