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京剧张(君秋)派代表剧目《楚宫恨》表演人才培训班汇报演出开启
培养好角 满台青春演绎国粹经典

发布时间:2024-07-10     文章来源:今晚报
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以好戏培养好角色,汇聚青春力量演绎国粹经典。”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京剧张(君秋)派代表剧目《楚宫恨》表演人才培训班汇报演出,昨晚在中华剧院开启。

  京剧《楚宫恨》是张君秋大师的代表剧目,经过精心整理改编,这一出沉寂了40余年的传统剧目重新绽放舞台,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改编后的《楚宫恨》行当齐整,唱作功力并重,流派特色鲜明,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该剧由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于2002年首演,先后参加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并在全国各地巡演,深受观众的欢迎和专家的好评。

  今年4月份,京剧《楚宫恨》表演人才培训班在津开班,来自全国12家院团的50名学员由该剧演出的原班人马进行“整剧式”人才培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著名戏曲理论家刘连群担任艺术与理论指导,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赵秀君、张克、石晓亮、康健、杨光、马连生、刘轶杰分行当、分角色对学员进行教学,国家一级演奏员崔洪、朱建中、王悦、孙文庆进行乐队教学,国家一级演员、舞台导演洪军讲解人物分析及表演。

  继5月份该培训班第一阶段集中培训全部课程完成后,第二阶段培训继续采用整剧传承、集中封闭式排练和教学,并于7月初对全剧进行了响排、彩排。在第二阶段培训中,叶少兰专门从北京赶到天津,为学员们进行艺术讲座,就《楚宫恨》一剧创排改编的过程,从唱腔、念白、人物表演到乐队伴奏,全方位多角度为学员解析指点,为整出戏把关提高。

  此次汇报演出,50名学员分为两组出场,当晚部分学员率先带来了一场《楚宫恨》表演,为自己交上了一份精彩的艺术答卷。来自国家京剧院的学员郑菲表示:“参加培训,老师不单单是把一个剧目的唱念做表和人物教会我们,而是以这一个剧目为例教会我们唱、念的方法和法则,以及如何去学戏、去继承,带领我们走上很正的艺术道路。”

  谈及举办《楚宫恨》表演人才培训班,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赵秀君感慨地说:“特别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组织这个培训班。汇报演出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达到了艺术基金对人才培养的期望,学员们进步非常大,我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

  “京剧的表演艺术要在继承当中发展,发展当中继承。”在演出现场,叶少兰告诉记者:“此次培训班的效果非常好,青年团各个行当的艺术家都全力以赴,非常负责任地教学、做示范,演员们通过刻苦学习也都有很大的提高。今后,应该更多地举办这样的培训班,通过完整剧目的综合呈现,让学员们把艺术技能发挥出来,而我们也能发现人才,看到(有)人才的希望。我们不是没有人才,他们只是缺少实践。”

  今晚,汇报演出将继续在中华剧院上演一场京剧《楚宫恨》。

  图为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曹彤摄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