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革命家庭》获文华大奖,殊荣背后是全体演职员的辛勤付出──
用心用情用功打造舞台精品

发布时间:2022-09-18     文章来源:今晚报

评剧《革命家庭》(资料照片)

由市委宣传部、北方演艺集团出品,天津评剧院创演的评剧《革命家庭》,近日喜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并位列戏曲类榜首。一部精品剧目的背后,是台前幕后全体演职员艺术创作与辛勤付出的凝聚。他们用心、用情、用功投入,用民族艺术讲述温情故事、讴歌革命精神。

  该剧是根据“革命母亲”陶承的口述自传《我的一家》改编而成,讲述革命战争年代一个平凡女子逐步接受革命理想,和丈夫、孩子一起投身革命事业,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定的革命者的故事。徐新华编剧,张曼君导演,盛和煜文学指导,天津评剧院院长、“二度梅”得主曾昭娟领衔主演,天津评剧院诸多优秀演员以及剧院学员班学员共同出演。

  该剧自2019年开始创作。这样的宏大革命题材,如何用评剧呈现,如何贴近当代观众?从创作之初,主创们就在寻找能够和观众连接的共情点。张曼君认为,对于评剧这样植根于民间、充满大众情怀的剧种,要发挥特色,更多体现从家庭结构产生的、可以令人迅速感受到的温情。从普通人的真情,延伸到革命者的真诚之情,进而感怀面对民族命运和宏大理想时,有志者作出的最大牺牲。大与小、家与国、历史与现在,都有机地连缀在一起。剧中没有线性结构,而是随主人公的叙述进入故事。这样的创作手法,也是近年来现代戏创作中贴近当代审美的一种表达方法。

  从艺40年来,曾昭娟在舞台上塑造了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而这部剧中的“革命者方承”,对她是一次全新的、巨大的挑战。曾昭娟说:“方承不同于我以往的所有角色。饰演这个角色甚至颠覆了我一以贯之的戏曲美学思想。我在这部剧中的表演,按照导演要求‘一破一立’:破除几十年的戏曲程式,用更为朴素的表演来体现真实情感;再立起新的一种表演样式,赋予一个新的表演形态。每一次排练,我都仿佛和方承一起经历着撕裂和痛楚,一次次和她进行心灵对话。能够有机会饰演如此让人感动的革命者,也是我一生的荣耀。”

  一部好戏的背后,是主创主演以及台前幕后所有人的辛勤付出。《革命家庭》的后台,仅服装就有两百多套,是平时传统戏的近10倍。台上近百名演员,许多人需要分饰多角,必须在短时间内换服装、换头套赶场,这就需要演员和服装师的默契配合。在《革命家庭》的创排中,这样的通力协作随处可见。正是大家的同心协力,对每一个环节的细致入微,互相串联起来,才完成整台作品的精彩呈现。

  2021年,评剧《革命家庭》成功搬上舞台,并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进京演出。专家评价此剧历史感、时代感、艺术感兼具。通过一个革命家庭的可贵付出,一个女子成为妻子、母亲、革命者的成长历程,让人看到无数家庭、千万革命者可歌可泣的伟大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者如何历经历史的风云,为寻找立国之本所作出的真诚及热情的努力,也昭见了那个年代每一个人命运的共同脉动点。

  经过几十场演出的历练及持续不断的打磨,该剧品质不断提升,于今年8月底精彩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角逐文华大奖。剧中鲜活且跳动的“人”,真挚又豪壮的“情”,戏曲化与生活化融合的表演,歌舞化的导演手段、舞美设计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9月15日,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评选结果公布,入围终评的近40部各类舞台艺术作品中,评剧《革命家庭》位列戏曲类榜首,喜获文华大奖。

  第三次捧起文华大奖,曾昭娟激动地表示:“感谢大家对《革命家庭》的肯定和厚爱,让我们再一次圆梦文华大奖。通过剧目的排演,我们也真切感受到百年党史的风雨兼程,英雄精神的历久弥坚。这些都激励着我们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秉承对艺术的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继续前行,这次获得文华大奖,也是我们新的艺术旅程的开始。”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