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非遗
福禄斋张家锦彩泥人技艺精益求精
让“穿衣服的泥娃娃”焕发光彩

发布时间:2024-08-14     文章来源:今晚报

  锦彩泥人包含了锦衣泥人和彩塑泥人两部分。在天津众多泥塑世家中,“福禄斋”是极少数还保留着锦衣泥人传统的民间工作室。张宝义介绍,福禄斋张家锦彩泥人技艺的成型,可追溯到上世纪初。彼时的天津坊间已经形成了“拴娃娃”求子的民间习俗。所谓的泥人娃娃,也是应旧时人们的求子需求而产生的。“那时的娃娃铺多提供洗娃娃的服务,或重塑或重新带一个长大的娃娃回家。”这一天津卫独有的“拴娃娃”习俗,促使“洗泥娃娃铺”的泥塑行业发展。福禄斋张家锦彩泥人技艺,就是在洗娃娃这项特殊需求中磨炼出来的。

  福禄斋第一代创始人张德,清末时在袜子胡同创建了“福禄斋”泥人铺。他不断观察民间民俗的演变,结合百姓需求,逐渐把视角放在了民间庙会和重大庆典仪式上,推出了风格独特、穿着布(锦)制衣服的“寿星”“财神”“妈祖像”等一系列彩塑泥人,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欢迎。

  受家庭影响,张宝义从小就喜欢捏泥人。“我七八岁开始正式做泥人,后来参加工作也没丢下,再后来就辞职专门来做,到现在快三十年了。我们这项技艺学习时间特别长,从学习泥人的制作,到学习锦衣的制作,包括色彩的运用、服装跟人物历史功能的体现等,需要几年的时间。”

  为泥塑作品穿戴服饰,是张家锦彩泥人最大的特色。除了对泥塑的刻画要精益求精外,给娃娃剪裁服装的手艺,也是这项技艺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宝义说:“制衣需要对各种文化有所研究,还要按照人物特点选布料,在布料上细细绘制精巧的花纹,手工裁剪衣服,有的还要刺绣。这样完成的作品,人物形神生动,衣着色彩丰富。”

  为了让福禄斋张家锦彩泥人技艺得到更好传承,张宝义创设了天津福禄斋张家传统锦彩泥人研究会,并发展了近百名会员,而且经常去学校授课,展示这项非遗技艺的魅力。

图片来源“非遗地图”微信公众号,侵删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