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玉皇阁位于海河西岸、古文化街东侧坐西朝东,面向海河。玉皇阁在古代天津是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始建于明代初期,宣德二年(1427)重建,历经明、清多次重修。阁内外原有旗杆、牌楼、山门、前殿、清虚阁、三清殿、钟鼓楼、八卦亭和南、北斗楼等,现仅存主体建筑清虚阁一座,梁架结构具明代风格,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顶覆绿色硫璃瓦,上层檐下出回廊一周,可凭栏远眺。占地面积297.14平方米,建筑面积285.04平方米,是天津市区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高层建筑楼阁。明、清两代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在此举行“祭星”,重阳节举行登高、攒斗等活动。
重阳登高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习俗。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二九重阳之日,人们佩戴着茱萸,登游山岳楼阁,畅饮菊花美酒,祈颂辟邪长寿。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佳句。天津城厢地无山岳,玉皇阁位于三岔河口之滨,地域开阔,自然是登高理想之地,清人鲁之裕有《玉皇阁》诗咏:“直在云霄上,蓬瀛望可通,万帆风汇舞,一镜水涵空”,我们现在仍然可以通过诗人所描绘的场景感受玉皇阁当年的宏伟之势。玉皇阁1982年7月公布为天津市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