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园忆之俄国花园谈往
花园前身——柳墅行宫

发布时间:2024-08-16     文章来源:今晚报

在天津园林历史中,俄国花园经常为人提及。花园原位于今河东区十一经路至十二经路之间沿河地带,兴建于清代末年,毁于1939年。它以面积广阔、树木茂密、空旷幽静而著称,是早年天津最大的一处对市民开放的公园。花园地处旧俄租界,俗称俄国花园。1924年更名特三区公园,1934年更名海河公园,1936年又更名第三公园。1937年后,又被称露西亚花园。花园名称多变,但人们依然习惯称俄国花园。从历史资料上看,该花园的兴废与中国近代历史密切相关,也对当时的市政建设等领域产生过诸多影响。

  俄国花园的前身为清代乾隆皇帝的行宫——柳墅行宫。该行宫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此前清帝来津没有固定的驻跸之所,故长芦盐商倡议修造一座行宫。经长芦巡盐御史高诚上奏朝廷,乾隆即予允准。于是长芦盐商着手筹资,广募工匠,利用海河东岸大量空地(今十一经路至十三经路之间),当年便将行宫建成。因为此地多柳树,乾隆御题“柳墅行宫”。

  柳墅行宫曾是天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据《长芦盐法志》记载,行宫的外宫门西向,内宫殿南向,“宫墙甬道,内外朝房,殿阁亭台,溪桥山石,以及林木花卉、鹤鹿禽鱼,靡不具备”。宫内各种房屋约500间,围墙长240丈。《长芦盐法志》内,录有一帧“柳墅行宫图”,从图的布局上看,该行宫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殿堂区,一为园林区。殿堂区阁宇密布,层次分明;园林区山石错落,花木扶疏。这座行宫豪华气派,从图上可略窥一斑。

  《长芦盐法志》详细介绍了柳墅行宫各处房屋,其中有大宫门、朝房、辇房、轿房、陈器库、军机处、偕乐堂、播醇堂、海棠厅、题签室、船式房、藤萝厅、折叠廊、曲尺厅、芍药厅等,还有柳径碑、拱桥碑、曲池碑及一些亭台和游廊,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柳墅行宫建成竣工在秋天。长芦盐政曾组织出资兴建行宫的盐商前往参观,由于去的人很多,“观者不禁如堵墙”。水西庄主、盐商查善和也在其中,参观后写了一首《行宫初竣恭赋》。从诗中看出,行宫的兴建以及内部景色。“百工子来畚锸忙,平芜不日起画梁”。说明当时建设投入许多人力,很短时间就在荒芜的土地上盖起了行宫。由于盐商从海河上乘船而来,遂有“东连巨浸波涛长”的感觉。船到行宫岸边,首先看到“间有池馆开道旁,参天万柳秋苍苍”,尤其众多的柳树引人注目。行宫十分华丽,“兰干镂玉栖鸳鸯,殿阁错金蹲凤凰”。雕刻的汉白玉栏杆、错金雕饰的宫殿富丽堂皇。“其西绿竹交琳琅,清飔习习水榭凉。万丝烟雨垂弱杨,俯瞰十亩方池塘”。西面有绿竹、水榭、杨柳、十亩池塘。宫内还移植了几棵古树,“中卧古柳山之阳,痈肿何止千岁强”。盐商们还参观了乾隆御题的海棠厅,“海棠一染天藻香,春风特地骄红妆”。参观过程中,查善和发现行宫壁垒森严,大量的御林军在守候,“羽林云屯鹰隼扬,森立豹尾辉旗常”。直到天色渐暗,盐商一行才乘船返回,“扁舟归去兴未央,霜天新月烟苍茫”。

  柳墅行宫的树林与池塘,为后来的俄国花园生色,故此也有人称俄国花园为柳墅花园。

图片来源津云,侵删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