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区文化和旅游局,局属各单位:
2021年劳动节、端午节假期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市场进入旺季。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做好文化场所、旅游假日市场、A级旅游景区安全工作的要求,确保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稳定,现就做好2021年劳动节、端午节期间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压实责任
各区、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落实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生产责任。要统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提前做好劳动节、端午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坚决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2021年劳动节、端午节期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稳定,为建党100周年各项活动提供安全保障。要结合劳动节五天长假、端午节假期踏青出游人员多、文化旅游活动多、复工复产复业多的特点,周密制定假期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统筹疫情防控和把握旅游安全形势,切实提升安全意识,强化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要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属地安全管理,切实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要督促文化和旅游企业健全安全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安全监管,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督促景区景点要落实游客承载量监控,要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广泛发布安全出游提示预警信息。创新形式加强对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
二、统筹开展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检查
各区、各单位要在节前和假日期间,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市场安全检查,联合应急、消防、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公共文化娱乐场所、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文物博物馆单位和旅行社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情况;娱乐场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演出、群众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大型游乐设施和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检测情况,疏散通道、疏散标志设置情况;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情况、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情况;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以及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
各区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要督促辖区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文物博物馆单位和旅行社开展安全自查,落实日常检查、巡查制度及安全监护防护措施,维护和保养好消防设施,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员工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好消防、反恐和应急疏散演练,做好客流高峰分流和限流方案,严防出现拥挤踩踏事故,严防小火亡人、夜间火灾及紧盯重点部位区域隐患,群防群控,督促企业落实“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确保假日消防安全和旅游安全。
三、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理念,围绕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领域,认真组织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坚决防范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指导A级旅游景区制定游客流量管控方案,完善景区内安全提示、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加强对索道、缆车、观光车等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将疫情后恢复运营的设施设备作为检查重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和使用;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文物建筑施工安全;强化火灾风险防控,重点排查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消防设施设备保养维护等情况,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开展汛期前夕隐患排查、对洪灾风险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网红打卡景点等关键部位全面细致摸排并及时整改,在必要情况下应采取关闭景区、分流游客等措施,确保游客安全;抓好景区内漂流、潜水、游水、游船、悬崖高空秋千等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安全监管,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化事故救援、险情应急处置、人员转移避险等具体措施,增强方案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和可操作性;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与技能,完善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景区应急处置实战能力。持续做好反恐怖安全防范,加强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管理,防止食品安全事故。
四、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
要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带班、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巡查巡控,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要切实加强应急准备,确保各涉文化和旅游单位应急组织机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落实,确保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要按照程序第一时间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坚决杜绝瞒报、漏报、迟报。
2021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