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具有乡村区域特色的文旅融合产品体系的建议,经会同市商务局、市邮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市各职能部门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天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以“十项行动”之一——《天津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方案》为源为纲,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支持力度,以项目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下大力推动完成年度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
一、丰富文旅要素市场,培育发展休闲度假、精品民宿、乡土文创等业态,推动打造旅游特色线路
培育扶植乡村精品民宿项目,分别在西青区、宁河区、宝坻区、蓟州区等推荐选取自然资源或文化传统具有优势的村庄,对接投资企业建设乡村旅游项目,2023年,西青区树蛙部落、宝坻区盆罐庄理想村相继开业迎客,全年各节假日入住率保持良好水平。西青区树蛙部落假日平均入住率达到九成,宁河区14个镇(街道)全年共建成民宿104家在建37家,我市乡村旅游重点区蓟州区精品民宿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建精品民宿84家,只蓟州全区精品民宿已达304家。
编制推出旅游精品线路。2023年春节前夕整合推出了“新春逛津城”6条城市微线路和16个区36条精品旅游线路;“五一”假期前夕,编制推出了16个区共34条旅游线路攻略。按照文旅部2023年“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遴选工作要求,共推荐主题旅游线路15条,14条已入选。西青区深挖全区露营、踏青、赏花等乡村生态优质产品和要素资源,整合露营踏青、乡村体验等优质产品和要素资源,推出了5条精品旅游线路和2条春节特定精品线路,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喜庆丰收 快乐采摘”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入选文旅部策划“橙黄橘绿 乡村盛景”主题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北辰区嚰嚒兽梦幻森林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
二、推动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市文旅局始终强调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强招商引资力度,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西青区打造了树蛙部落理想村、中天煋河村房车露营公园等14个露营营地,推出西青露营地图。建立了沙窝萝卜文化馆、大杜庄葫芦园等文化产业展示区。宁河区打造了涵盖七里海贝贝生态农场、宁和稻香家庭农场、宁河乡野主题公园、芦台春文化创意产业园等20个点位。蓟州区投资1.58亿元的郭家沟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水世界等项目建设,消费品质不断提升。北辰区龙顺源璟旅游度假区引进了北京米可米吉儿童乐园,成为近郊乡村亲子游乐又一好去处;红光科普教育基地主打农业科普研学活动,2023年承接各中小学研学团队上万人;宝坻区周良街道与天津春秋文旅集团就樊庄子村等村开展文旅合作,春秋文旅已在周良街道注册了“天津宝坻春秋颐然康养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一千万元。在田邢庄村投资挂牌建设春秋勤耕生态农业园和春秋有鱼垂钓园项目,樊庄子村筹备规划“梨花点兵场”,邀请专家共同设计集古风古韵、潮白风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据统计,全市文旅系统2023年乡村旅游共新建在建32个新的重点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到14.88亿元。
三、发挥乡村旅游在横向融合农文旅中的连接点作用,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涉农区全域旅游
鼓励引导各涉农区“农业+旅游”优质发展,立足生态资源和农业基础,发展绿色旅游业,春山里国际生态教育生活示范区的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功能进一步提升,将旧矿坑改造成为“生态课堂”,暑期期间接待京津城市游学客群,打造知识型度假旅游目的地,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开展了山谷乐活节活动,推出6条好学好玩的亲子微度假产品,假日期间累计接待近8000人次。武清区南湖绿博园景区暑期前开园,景色优美,吸引了京冀地区亲子家庭游客参观游览。宁河区七里海贝贝农场在4月底正式开业,打造了集动物世界、农田租种、儿童乐园、农场卡丁车、帐篷营地、钓蟹游塘等多种娱乐方式于一体的农业旅游项目,在2023年十一假期里,来园参观游览的市民络绎不绝。北辰区北农趣营地利用1100亩油菜花田资源打造赏花露营地,油菜花海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实施了蓟洲国际等雪场提升改造,增设吉姆冒险世界、蓟州溶洞冰雪项目,冰雪资源得到进一步释放。
2023年8月,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化旅游局在多次走访调研、召开建议座谈会的基础上,经过半年时间的研究,提出了我市乡村旅游在未来一阶段发展的方向性规划文件,经报市政府审议通过,两部门联合印发《市农业农村委 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年—2027年)的函》文件。规划吸纳并延续了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思路和核心要义,设定了未来一个阶段,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经过不断建设,我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在资源开发和业态丰富、要素融合和全链打造、文化传承和创意设计、品牌培育和产业升级、设施配套和服务改善、规范管理和品牌推广上实现重大跨越。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建设美乡村,打造旅游小镇和美丽休闲乡村”“兴办新农家,营建津味原乡民宿度假区”“升级特色园,发展多元业态休闲园区”“推出精品线,融入京津冀乡村旅游大版图”等九方面工作任务,体现了农文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的思路,是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部门下一阶段引导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性文件。
下一步,将按照规划指引,依托蓟州山水景观、人文古迹、库区生态、山货蔬果、村落农家等资源,将北部山水蓟州全域,辅以渤海渔港码头、鱼农特产、北塘古镇等培育东南滨海新区全域,分别打造成为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引擎,以环城精品旅游发展区、远郊田园乡村旅游发展区为划分,进一步打造“六组团”式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努力形成不同层次、不同主题、不同场景,点线结合、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
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市商务局坚持补齐农村商业基础设施短板,引导消费新业态向农村拓展,建设一批区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乡镇快递物流中心,改造一批农村集贸市场和连锁化便利店,提升一批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覆盖产地、批发、配送的冷链物流网络。支持在中心城区设立“津农精品”、天津市地产农产品展销专区专柜专馆和净菜连锁销售网点等项目。
市邮政局不断完善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持续推动“快递进村”,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为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助力农民增收、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有力贡献。
2020年—2022年,按照国家邮政局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快递进村”三年行动,鼓励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与县域内供销、电商、商贸流通等多类市场主体开展合作,通过邮快合作、快快合作、驻村设点、交快合作、快商合作等多种模式推进“快递进村”,到2021年底,全市建制村实现100%通快递,邮政、京东、顺丰、德邦4个直营品牌快递实现直投到村和到村揽收,为我市小站稻、沙窝萝卜、马伸桥蓝莓、麻酱鸡蛋等农特产品出村进城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以来,不断巩固拓展“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21〕29号),推动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天津市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津政办发〔2022〕18号),联合市交通运输委、市农业农村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有关事项的函》(津邮管函〔2022〕11号),制定出台《天津市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相关建设标准》。先后两次牵头组织召开全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推动“一村一站”工程建设。连续两年推动将“加快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布局”纳入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督促各涉农区落实地方建站支出责任。截至2023年底,全市涉及建站工作的2817个建制村,建成标准化综合服务站2775个,完成率超过98%。同时,积极推动中通等加盟制品牌快递进村,督促其积极搭载已建成的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站提升进村覆盖率。截至当前,津南、宁河部分村庄已实现全品牌快递进村。
下一步,市邮政局将进一步完善提升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站功能,在做好邮件快件收发的基础上,加强与电商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等合作,实现“一点多能”。督促加盟制品牌快递企业加快“快递进村”步伐,提升进村覆盖率,力争让更多农村居民可以“足不出村”收发快递。鼓励引导邮政快递企业与农产品电商平台、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建立合作,共享农村寄递物流配送网络,实现“一网多用”,助力我市更多农特精品出村进城,带动农村居民增收。
2024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