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天津城市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提案,经会同市人力社保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一)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讲好天津故事、中国故事。一是重点做好对美人文交流。2023年11月,在习近平主席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之际,组织天津交响乐团等单位共同举办“音乐联结文化——费城交响乐团访津”演出活动,中外艺术家联袂演出,纪念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演出50周年,也为天津、费城两市庆祝结好45周年奏响了序曲。2023年3月,组织天津博物馆55件馆藏书画类文物赴美举办展览,这是疫情以后中国首个赴美的文物大展,也是天津文物十年来首次走出国门。此次展览的“明星”展品是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的《河上花图》画卷真迹,一幅13米长的花鸟画巨制,国家一级文物,展览也由此得名为“河上花”。展览在美国纽约和圣塔芭芭拉市巡回展出,吸引了美国当地文化艺术界、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二是大力加强友城文化交流合作。依托天津90余个友好城市,作为我局对外文化交流的重点,近年来先后与美国费城、俄勒冈州,法国尼斯、瑞典延雪平、泰国曼谷、韩国仁川、柬埔寨金边、蒙古乌兰巴托等友好城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2023年10月,配合市外办圆满完成美国俄勒冈州友好访问团访津接待任务,客人与泥人张彩塑、风筝魏、葫芦庐等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024年1月,天津歌舞剧院携先锋舞蹈剧《色·境》赴法国尼斯、马赛、艾克斯举办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演出活动,让千百年前的文物“活”起来,“走”向世界舞台,传递出文化自信的坚实力量,我驻马赛总领馆致函表示衷心感谢。三是积极共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天津作为全国首批纳入“部省合作”机制的省市之一,主动参与文化和旅游部“海外文化中心对口合作计划”,目前已与蒙古乌兰巴托、法国巴黎、斯里兰卡、毛里求斯、尼泊尔、泰国曼谷、日本东京、斐济、以色列特拉维夫、坦桑尼亚等10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结成对口合作关系。2023年10月,与坦桑尼亚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第二届“双城故事”交流摄影展,从近千幅摄影作品中精选出天津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摄影作品各50幅,多角度展示了两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风情。四是打造“欢乐春节”文化交流活动品牌。从2010年开始,采取文艺演出、非遗展示等多种形式,连续十三年参加全球“欢乐春节”系列活动,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2023年,组织杨柳青年画、津派面塑、花丝镶嵌三个非遗项目作为代表项目出访新加坡,成为疫情之后天津首个亮相海外的文化团组。2024年,选送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赴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和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开展年画工作坊活动,展示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不断加大人才引育工作力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夯实人才工作基础。起草《天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业经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作为本市首部促进人才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涵盖人才培养、开发、引进、流动、使用、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全领域全链条,对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助力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会同科技、教育、公安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深入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加快引进优秀人才来津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围绕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和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提出10项具体措施,进一步升级加力“海河英才”行动计划,集聚更多优秀人才助推天津高质量发展。“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自实施以来,截至2023年底,累计引进人才47.9万余人。全市在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74万人。二是创新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各类人才。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累计5家单位入选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8个项目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3年高级研修项目,入选数量与北京、上海、山东并列全国第一。加快培育青年后备人才。推进博士后培养平台建设,累计招收博士后7600余人,出站博士后留津工作比例超过60%。举办博士后海河学术交流活动,300余名参加学术界产业界专家学者和博士后。三是深化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指导各单位认真落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关于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拿出全年招聘计划50%以上的岗位定向招聘应届毕业生。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在海河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设立职称评审改革综合试验区,赋予用人主体评价自主权,实施“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在全国率先开发职称证书区块链查验系统,实现职称证书区块链上链,确保职称证书权威性和职称数据安全性。四是完善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升级人才服务卡,将人才“绿卡”全面升级为“海河英才”卡,拓展配套服务功能,创新“人才举荐制+直接发卡”模式,会同相关部门在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医疗健康等方面提供专属服务。提供人才便捷服务。依托市引进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引进人才办理外省市调入人员行政关系接转手续、留学人员来津工作派遣手续、博士后进出站手续等服务事项。
二、下一步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牢牢把握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第一定位,深入思考天津在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紧抓核心点、寻找契合点、形成切入点,突出天津特色,提升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项目质量,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同时,聚焦“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深入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促进各类人才引育共建共享,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作出贡献。
202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