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400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李月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区域融媒体中心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经会同市教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研究答复如下: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半年以来,市广电局积极指导各区融媒体中心优化资源配置,精简精办广播电视频率频道,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组织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研究制定精简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的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并按规定组织推进。

财政方面,今年以来,市财政积极筹措中央补助和市级财力,安排各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奖励补助资金1亿余元,支持各区结合自身财力,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对应急广播、区级融媒体中心等公益项目建设予以持续保障。与此同时,市财政还积极支持市委宣传部,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纳入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媒体融合、文化创意等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近年来,根据项目申报评审情况,市委宣传部已对天津广播电视台融合多媒体制播平台等项目予以资助。

人社方面,目前,对于各区融媒体中心工资的现行政策已给与各单位足够的增长空间,各融媒体中心可根据自身的经费情况确定绩效工资水平,并可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分配,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于融媒体中心的绩效工资水平,可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结合融媒体中心考核结果进行核定。上半年,市人社局利用现场调研、开视频会和电话答疑等方式,指导各区人社局做好融媒体中心的工资工作。

商务方面,市商务局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特点,梳理研究平台经济相关政策,学习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实地走访相关产业园、重点企业,起草制定了《天津市推动生活性服务领域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一是重点发展直播产业平台。依托西青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滨海高新区等区域,培育5个以上集直播、内容创作、视频拍摄、流量运营、云仓管理、达人孵化、行业培训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直播产业园区(基地)。支持举办与直播产业相关的特色行业活动(品牌赛事)。深化与高等院校合作,探索“专业+直播”定制班培养模式,支持开展定向招生、定向培育、定向就业。积极搭建专业化、具有权威影响力的高校产学研合作基地,不断推进相关成果在产业园区内落地转化。二是开展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升级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利用培训课程、信息、流量等数字化工具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赋能。聚焦本市名优消费品、特色旅游、重点商圈、文化传承、展会、竞技赛事等资源,拓展“直播+商品”、“直播+旅游”、“直播+文化”、“直播+会展”、“直播+体育”等营销模式。加快发展智慧商圈(街区)、智慧商店、智慧社区,建设一批智能消费体验馆,提升沉浸式、互动式消费体验。持续办好海河国际消费季,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推动新零售业态培育,发展即时零售,外卖“无接触式”配送,支持会员制仓储式购物等新模式发展。持续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老字号拓展“互联网+”营销渠道。

市教委、市语委不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落实各项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推进工作:4月,下发《市语委办关于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组织全市大中小学校学生、留学生、教师以及社会人员参与到大赛中,进而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截至6月底,经过各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初评,收到报送参加典诵读比赛市级评比作品近700个。4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南开大学,联合语文出版社、浙江省教育厅举办“典耀中华”阅读大会暨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启动仪式。5月,市语委、市教科院联合北京语泽公益基金会、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教育局共同举办“童语同音 石榴籽计划”学前教师推普赋能提升培训,共计授课四期,培训喀什地区叶城县幼儿园园长、教师800余人。6月,市教委、市语委举办2023年天津市“童语同音”农村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诵读中国”经典诵读能力提升培训,围绕经典诵读、诗文讲解、规范书写、学前儿童发音等进行专项能力的提升,以此带动大中小学校教师经典诵读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根据您的建议,市财政将按照公共文化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积极配合宣传文化等部门,合理做好市级转移支付安排,支持各区广播电视公益项目建设运营。同时,继续配合市委宣传部,通过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渠道,将各区融媒体产业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传播力。

    

2023年6月9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