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颖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用好新媒体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自2019年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以来,我局始终重视天津城市形象在互联网上的积极传播,致力于用新媒体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提高我市的城市竞争力,为天津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携手新媒体领军企业,建立天津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矩阵
2019年文旅融合以来,市文旅局党组始终强调要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电子商务、用户阅读习惯的深刻变革,积极与新媒体服务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开拓天津旅游多元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天津旅游业的便捷性和吸引力。要将天津建设成广受国内外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离不开文化和旅游智慧营销,好内容的打造和传播,离不开优质的媒体和平台的支持。我局自2019年4月起分别与今日头条及抖音、携程集团、美团、凤凰网、新浪、快手、腾讯、网易、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界面新闻、津云等13家国内各互联网领军企业及新媒体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伙伴涵盖旅游企业、本地生活网站、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单位,通过借助新媒体合作伙伴的优势,发挥互联网行业的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天津旅游资源潜在的巨大流量,以迅捷的传播速度、精准的传播方向,助力天津智能旅游发展,推动天津文旅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传播。
签约后我局与战略合作伙伴围绕推动天津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合作,以提升天津城市文化辨识度,力图将天津打造成更受关注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与国内互联网企业合作关系,积极发力线上营销。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出“天津通票”、“城市名片”等旅游产品,并与抖音、喜马拉雅、腾讯等新媒体联合推出了“哏都出道季”“津门新地标诞声记”等活动,在抖音上达到1.5亿播放量,参与作品数达1100多条。今后将继续在推荐游览路线、必去景点、网红打卡地和优质商户上做更多探索,拉动游客消费需求、激活我市文化和旅游市场,提升我市智慧旅游水平。
二、加强文旅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网络宣传推广
1.积极参与国内知名IP旅游活动,争取私域流量转化红利。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市文化和旅游行业特别是酒店业遭受巨大冲击。按照市委市政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部署,我局积极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指导我市文化和旅游企业从供给端发力,持续提升文旅消费品质和档次,在帮助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冲击的同时,为天津聚人气、汇财气。为激活我市文化和旅游市场,我局充分发挥与OTA(在线旅游企业)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优势,加速培育文旅消费增长点的具体举措,邀请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先生来津进行“boss直播”活动。
2.立足本土传统津味文化特色,加速传播城市形象。为了抓住十一国庆黄金周旅游热度,在2020年1月份推出了天津旅游通票1.0的基础上,我局积极拓展游客来源,对外传播天津特色文化,在上海黄浦江邮轮上开启“天津城市通票2.0”上线发布会。来自天津文旅局、上海文旅局、携程集团、江浙沪旅游业代表及媒体嘉宾共同出席了发布活动。会上天津通票2.0正式上线,共推出了天津城市通票2.0之“百年探秘畅游卡”和“亲子畅玩卡”两个主题共5款产品,并通过 “惠玩”、“美宿”、“易行”、“乐飨”等系列向游客推荐天津的精彩玩法和便捷服务,吸引国内自由行游客、亲子家庭等在国庆假期及周末来天津旅游,感受天津的山水自然、人文历史以及城市魅力。天津通票的隆重推出让游客们享受推陈出新的特惠待遇,为天津旅游市场注入全新活力。发布会上,我局安排了相声、京剧等天津特色传统表演,并且还在茶歇环节上,为参会嘉宾准备了十八街麻花、嘎巴菜、煎饼果子等天津名小吃,全面展现天津最具吸引力的美食和文化。活动得到上海及苏浙媒体关注,上海本土东方卫视、澎湃新闻、哔哩哔哩等知名媒体及自媒体大V参与活动,在我市周边以外的主要客源地江浙沪地区传播城市形象,向广大游客讲好天津故事。
三、策划推出特色旅游活动,提升城市影响力
在组织我市文化和旅游重点活动时,高度重视互联网媒体传播影响力,充分利用与新媒体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做好天津城市形象和重点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
1.开办2020旅博会天津专场拉动我市旅游消费。借助2020旅博会线上办会平台,在美团旗下app搭建“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天津专区专题会场,通过一个主题活动页,12场直播带货方式实现交易额达6600万元,提升了天津市场人气,拉动了文旅市场消费。直播销售观看人数81.1万人次、购买人数41.5万人次,市级非遗项目“二嫂子煎饼馃子”两天内热卖3000套,实现我市文旅企业直接收入1800万元。72家本市非遗文旅企业进驻美团展卖专场,组织专题培训,促使我市非遗商户了解运用网络购物、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传统经营空间。直播中邀请本市相声演员和曲艺节目主持人为非遗项目直播带货,在助力消费的同时,彰显天津曲艺之乡的文化特色。许多非遗企业和传承人表示,旅博会很好地宣传了天津的传统文化。
本次活动主动融入全媒体时代,积极推进系列宣传。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等央媒,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广播电视台、津云等本市主流媒体和新浪、今日头条、抖音、腾讯、凤凰网、喜马拉雅网等与市文旅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新媒体,广泛宣传旅博会,多角度宣传天津文化旅游资源。新华社刊发的《内需回暖 消费火热——从2020旅博会透视中国旅游市场持续复苏》,被200余家媒体采用,总阅读量近185万次。市文旅局在新浪微博开设的“旅博会看天津”专题,当月阅读量超过1400万次,反响积极正向,提升了城市美誉度,扩大了天津影响。
2.组织“鼓楼津声”系列活动讲好天津故事。为庆祝天津建城616岁生日、喜迎2021年的到来,我局在南开区鼓楼商业街举办了“鼓楼津声”系列活动,以满载仪式感的活动内容讲述了616年的天津城市发展史,展示了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风貌。鼓楼灯光秀以高清、三维的墙体秀配合立体震撼音效,辅以氛围灯光以及城市夜景,以炫彩夺目的现代化手段体现了漕运文化、曲艺文化、餐饮文化等内容。配合以京剧、鼓曲、民歌、曲艺摇滚等天津特色节目为主的情景表演,浓缩了天津文化的魅力,深度体现了天津特色,激发市民群众“爱天津、游天津”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本次活动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严密组织落实了测温、验健康码、设隔离区等安全措施,圆满完成线下生日庆典。2020年12月28日,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要求,及时更改跨年活动安排,第一时间向市民和游客发布取消线下活动的公告、提示短信,张贴现场告示,并借助新闻媒体广而告知,从反馈来看,得到了预约群众的体谅和认可。由本次活动预热开始,我市线上掀起了一波“天津616周年庆生”的热潮,全市各主要媒体、自媒体平台以各种方式参与庆祝话题,活动当天,抖音平台同城热搜第2、3、4名均为“鼓楼灯光秀”、微博平台“鼓楼津声”话题阅读量突破1200万,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直播收视率1.18,是同时段收视率的2倍以上。通过本次活动,天津全网热度大幅提升,圆满完成了营销天津城市形象的目标,是一次成功的线上线下联动的文旅活动。
3.与国内最大互联网企业阿里合作组织“年味天津”主题活动。为落实天津市政府与阿里集团的战略合作,我局协调组织3000余家我市景区、酒店、旅行社、非遗等企业以“天津文旅商品专区”的形式亮相淘宝、支付宝、饿了么、口碑、飞猪等阿里线上平台,开展了连续4天时间3个直播间直播带货,线上总销售额达7990万元。参与整体活动前期策划、落地组织、现场执行等工作。直播活动吸引了300余家我市企业的文旅商品,直播观看人数达147万人次。特别是天津特色年货商品深受广大网民喜爱,加之相声广播、动听885主持人的助力,粉丝们在直播间中互动踊跃,纷纷评论提前感受到了新春的喜庆气氛,还有外地来津的网友表示,身在天津工作,这个春节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借机感受一下津味年俗的魅力。在直播后,市文旅局结合去年首批推出的90余件“天津礼物”旅游商品,在阿里本地生活平台(饿了么)上,开设了“天津礼物城市甄选品牌馆”。这是该平台推出的全国首家以非遗商户为主体的省级文旅商品线上品牌馆。目前,“天津礼物城市甄选品牌馆”已有60余家天津文旅企业、近200家门店加盟,并将长期在线展示销售我市的文化旅游商品。为弘扬津味传统文化、传播天津文创、传承非遗文化作出了新的尝试。
四、适应新媒体传播新格局,积极作为打造网红城市
为了提升我市旅游行业的吸引力,促进我市城市形象在互联网上传播规模和传播效果的提升,进而带动天津旅游产业升级,对外输出天津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实现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费切实增长的目标,我局今后将在媒体传播、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方面继续发力,以景观景色、本地饮食、幽默片段、非遗技艺等传播载体为手段,摸索并研究出代表天津城市形象的符号,针对“近代百年看天津”、“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小洋楼资源丰富等特色资源,与国内头部互联网新媒体传媒企业阿里、腾讯、抖音、今日头条、新浪微博、大众点评、津云等进行合作,利用重点活动时机邀请全国网红大V到天津踩点拍摄,与各平台合作举办线上短视频挑战赛,对天津城市形象有关内容进行引流和推送,扩大天津网红点位传播规模和效果,形成传播热度。在利用鼓楼灯光秀做好鼓楼地区热度开发的同时,继续推动我市如文化中心等标志性场景的话题打造,持续性强化天津城市形象传播和天津旅游资源推广工作,力争在一段时间内提升天津美景美食信息及短视频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热度,跻身流量地区一线行列,打造网红城市。
当前,“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在大赛组委会大力支持下,结合2022“I游天津”旅游季主题,将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微博、津抖云五个平台开设“I游天津”分话题,面向全网征集短视频。通过景区景点、文博场馆、文旅企业、旅行社导游员和市民游客朋友的积极参与,用作品记录美好生活,致敬伟大时代,彰显天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展示天津形象、讲好天津故事贡献文化和旅游的力量。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202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