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盟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以互联网+旅游助力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提案,经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国资委、市商务局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各相关部门积极协同配合,持续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做法
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天津市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落实方案》,以“互联网+”为手段,推动旅游生产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模式创新。
(一)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我市AAAA级以上景区监测系统建设。解决了滨海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欢乐谷、杨柳青古镇、大悲禅院4家景区的遗留问题。于今年年初实现了4A级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视频监控信号与文化和旅游部的联网工作。二是积极推进国有景区实现门票预约制度。按照“预约、错峰、限量”要求,我局积极推动A级旅游景区实现门票预约制度工作,鼓励景区通过自建、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方式实现预约。截至目前,全市62家国有性质景区,除开放式景区外,已全部实现提供在线预约预定服务。三是指导景区进行技术升级。积极协调美团点评集团投入约500万元,为盘山风景区打造了一套多位一体的专业智慧旅游的实名预约售票系统,搭建成全售票渠道的票房共享体系,实现了分时预约、人流管控。
(二)在重点活动中推广互联网应用
认真总结线上旅博会和鼓楼津声等大型活动经验,积极推动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于春节期间联合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年味天津”主题活动。我局协调组织3000余家我市景区、酒店、旅行社、非遗等企业以“天津文旅商品专区”的形式亮相淘宝、支付宝、饿了么、口碑、飞猪等阿里线上平台,开展了连续4天时间3个直播间直播带货,线上总销售额达7990万元。参与整体活动前期策划、落地组织、现场执行等工作。直播活动吸引了300余家我市企业的文旅商品,直播观看人数达147万人次。特别是天津特色年货商品深受广大网民喜爱,加之相声广播、动听885主持人的助力,粉丝们在直播间中互动踊跃,纷纷评论提前感受到了新春的喜庆气氛。在直播后,市文旅局结合去年首批推出的90余件“天津礼物”旅游商品,在阿里本地生活平台(饿了么)上,开设了“天津礼物城市甄选品牌馆”。这是该平台推出的全国首家以非遗商户为主体的省级文旅商品线上品牌馆。目前,“天津礼物城市甄选品牌馆”已有60余家天津文旅企业、近200家门店加盟,并将长期在线展示销售我市的文化旅游商品。为弘扬津味传统文化、传播天津文创、传承非遗文化作出了新的尝试。
(三)建设天津文旅大数据平台
天津文旅大数据平台自去年正式上线以来,逐渐成为掌握我市文旅行业大数据发展动态的数据平台、依靠数据分析科学决策的分析平台以及通过数据集合结合人工分析的管理平台。
今年,我局进一步提升文旅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采集涵盖范围、深化文旅融合数据发展、强化文旅大数据平台决策分析能力,缩短分析报告出据时间。新增我市文化产业数据,包含天津市电影市场和演出演艺市场分析数据,其他数据源涉及产业信息、投诉数据、统计数据、气象环保数据、地图POI数据等,运营商天津全域客流数据、APP定位客流数据、景区和文博场馆客流数据、交通数据、OTA数据、电商数据、互联网搜索引擎数据等。大幅提升了天津文旅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整合和决策分析能力。
目前,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平台可以随时掌握天津市文旅管理数据的最新动态,在研发PC端基础上又开发了移动端的小程序。通过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数据收集与采购,最终形成大数据分析报告。平台可以通过统计外埠游客每日流量,分析客源地分布情况;监测主要景区和文博场馆的实时流量以及时间变化趋势;主要交通枢纽游客流量情况分析;主要OTA游客流量数据;针对主要OTA平台上游客关于天津旅游产品的评价进行监测分析,整合12345、12301投诉数据,监测好评、差评、投诉变化趋势,为提高目的地旅游服务水平提供建议;还能分析外埠游客画像,建立旅游形象评估体系,对天津旅游营销效果进行有效评估;通过文化和旅游融合指数分析,建立分析模型,尝试分析文化和旅游之间融合发展的关系。
(四)打造数字智慧博物馆
各博物馆结合自身优势,不断优化线上信息展示、3D 文物识别、地图详情等信息化服务,开展云展览、云讲解、云课堂等线上展览和活动。一是推进线上展览项目。天津博物馆与津云合作,向社会提供了网络“云观展”平台,扩大受众覆盖面,提升展览的传播效果。目前,已在官方网站上线360度全景交互展览《中华百年看天津》、《聚赏珍玉—馆藏中国古代玉器陈列》等十七个展览;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也在积极推进“人民总理周恩来”“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邓颖超”、西花厅复原陈列和主题陈列“伟大的情怀”等展览在官网上线云展览,11月底即可完成上线工作。二是启动了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文物数字化采集通过文物数字化,夯实智慧博物馆数据基础,为后续的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已完成25件瓷器、玉器、青铜器、砚台、工艺类文物的三维数据采集;利用高清扫描机完成100件书画、丝织品等文物的二维高清图像采集。这些数字化采集的成果正在通过天津博物馆一楼大厅的触控屏以及该馆官方网站集中向观众展示,配合有关展览,让博物馆在文物的展示能力和交互体验上得到提升,为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观赏体验和服务模式,观众可以通过高清图像360度感受古代文物之美。三是打造博物馆“智慧服务”。我局逐步推动博物馆网上预约制度,目前已有天津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等10余家博物馆推行了网上预约。网络预约实施以来,各博物馆将网上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分时分流等多种措施常态化,尽可能减少馆内长期大规模人员聚集,确保观众参观及藏品的安全,同时也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参观体验。四是上线了天津市博物馆公共服务平台。天津市博物馆公共服务平台是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由天津博物馆维护运营的专业性网络平台。上线运营后,一方面可面向全市博物馆用于藏品信息管理、各类数据统计、专业协同管理等,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专业化管理水平,促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另一方面具有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功能,可整合全市博物馆参观预约系统、提供统一入口,设有展示全市各博物馆分布状况的资源地图、数字博物馆、藏品展示、二维码导览等多个专题版块,为观众参观和了解博物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促进文旅融合提供了一个新展示窗口。
(五)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智能化
完成了旅游咨询中心智能化改造。在提升完善旅游咨询中心服务和管理整体水平的同时,为每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配备远程监控、触屏查询机、PAD等前端设备,运用四大系统推动智能化服务方式的运用。一是通过“天津旅游信息查询系统”的触屏机端和PAD端能够做到对旅游信息的查询解答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培训人员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人员的培训状态标准统一,可以实现针对性培训以及按课程归档。三是通过“巡检系统”实行常规化检查模式标准统一。四是通过“资料配送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宣传资料的进、销、存管理准确度和配送效率,实现配送管理模式标准统一。
持续推进旅游厕所数字化建设,做好旅游厕所电子地图标注工作,实现信息查询、路线导航、意见反馈等功能。目前已经实现了所有旅游厕所的在线标注工作,并随时根据旅游厕所建设新增情况,及时标注更新。
(六)适应网络传播新格局,积极打造网红城市
为了提升我市旅游行业的吸引力,促进我市城市形象在互联网上传播规模和传播效果的提升,进而带动天津旅游产业升级,对外输出天津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实现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费切实增长的目标,我局在媒体传播、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方面持续发力,以景观景色、本地饮食、幽默片段、非遗技艺等传播载体为手段,摸索并研究出代表天津城市形象的符号,针对“近代百年看天津”、“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小洋楼资源丰富等特色资源,与国内头部互联网传媒企业阿里、腾讯、抖音、今日头条、新浪微博、大众点评等进行合作,利用重点活动时机邀请全国网红大V到天津踩点拍摄,与各平台合作举办线上短视频挑战赛,对天津城市形象有关内容进行引流和推送,扩大天津网红点位传播规模和效果,形成传播热度。
在利用鼓楼灯光秀做好鼓楼地区热度开发的同时,继续推动我市如文化中心等标志性场景的话题打造,持续性强化天津城市形象传播和天津旅游资源推广工作,力争在一段时间内提升天津美景美食信息及短视频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热度,跻身流量地区一线行列,打造网红城市。
(七)解决老年人技术运用困难问题
为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我局在全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开展自查自纠,加强组织领导,督促企业主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保障老年人旅游、出行权利。聚焦“健康码”核验、消费支付等问题,指导景区、酒店和旅行社采用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不便于运用智能技术的老年人提供单独的疫情排查验证方式,如帮助老年人申领健康码、询问出行记录、查验身份证信息等方式,代替查验“健康码”、扫码等防控措施,确保具备线下支付手段,保障老年人的旅游便捷和出行权利。
去年3月,积极协调美团门票,在我市主要景区推广线下购票适老化流程——“美团线下门票预订关怀版”。该项目实现了购票流程简化、展示界面优化、交互自动化等能力,页面字体更大,交互更简单,突出展示了老年游客更关心的价格、个人信息、购票政策等信息,预约流程大幅简化,最短只需一步,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同时,推动景区进行线上线下适老化改造,落地了老年人专属物料、专属通道及专属社会化服务人员,提升了老年游客的预约入园体验,获得了游客与景区的一致认可,并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经典案例向全国推广。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消费体验”的总要求,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化智能科技产业在文化旅游业场景中的应用,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联合蚂蚁集团建设天津市级文旅平台。该平台秉持以“互联网+”为手段,从供需两端发力,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支付宝多服务场景、多消费场景的能力。为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打造官方文旅平台阵地,形成统一管理后台的智慧旅游服务营销平台,面向全国用户通过小程序推广天津旅游。小程序整合游客游前-游中-游后,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多要素区域文旅资源,赋能平台服务、营销能力,助力游客体验升级,提升天津市旅游整体吸引力,实现“全域游天津”。同时,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平台生态持续开展营销活动,结合支付宝丰富的线上旅游服务资源交叉引流参与活动,扩大营销活动触达范围和影响力。
二是搭建全市旅游景区统一预约平台。依托市政务服务平台“津心办”小程序“旗舰店”的“市文旅局”模块,搭建统一接口、统一标准、统一数据归集的全市景区统一预约系统,实现全市A级旅游景区所有预约数据归集;实现与文化和旅游部综合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的数据对接和共享;实现旅游景区全部提供在线预约预订服务;有效促进我市智慧景区建设。
三是持续做好天津文旅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会同我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进一步扩大数据采集范围,结合文旅行业特点,增加公安、交通、商务等数据资源,逐步探索文旅大数据共享开放,提升生活性服务质量效能。
2022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