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娟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推动全民阅读共筑书香天津的建议”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好。
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有关要求,在市全民阅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以公共图书馆为主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持续营造书香氛围,不断改善文化民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推进设施建设,完善全民阅读服务网络。
市区两级文化和旅游局以强化基层和提升效能为重点,以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不断扩大全民阅读阵地。
(一)公共图书馆建设
2018年,推动5.7万平米中新生态城图书馆和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梦娃”专题绘本馆建成开放。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到46.17万平米,纸质文献馆藏量达1716万册,电子文献馆藏量2255万多册。全市每万人拥有图书馆面积209.1平米,人均拥有藏书量1.07册,为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场地设施和文献资源保障。
(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
推动区级公共图书馆分馆和服务点建设,通过提升阅览室面积、增加分馆馆藏、设置电子借阅设备、开展流动服务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延伸图书馆服务范围,促进优质阅读资源向基层倾斜。指导各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书屋书吧纳入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形成以区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村(社区)书屋书吧为基层服务点的三级总分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运行和保障机制日趋完善。目前,全市共建成区级图书馆分馆219个,分馆与区图书馆之间全部实现通借通还。
(三)特色文化设施建设
指导各区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基层服务点从社区文化室向机关、楼宇、部队、学校、商场等公共休闲场所进行推广延伸。东丽区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参与分馆建设,打造“阅东方”24小时城市书房,已建成军粮城街、华明街等8个“阅东方”24小时城市书房,可实现无人值守、24小时自助服务、远程应急支援,同时在25个基层服务点安装东丽文化云平台阅读机,充分发挥云平台的线上服务功能。西青区大力推广电子借阅服务模式,在10个街镇分馆,200个服务点配备了电子借阅机,每部借阅机存有图书3000册并定期更新,群众可以通过手机轻松下载电子书阅读。北辰区采取信息化和流动服务结合方式,在94个基层服务点安装了数字阅读机,并通过政采招标签订了图书流动服务车开展流动服务合同,在6个基层服务点定期开展图书流动服务,同时开展阅读推广服务,计划全年开展不少于120次流动服务。和平区积极开展行业分馆建设,在天津音乐厅、民生银行、创新大厦、天河城购物中心、恒隆广场、友谊精品广场、养老院等20处场地,为百姓提供读书与休闲相得益彰的公共阅读场所,让百姓在出游购物娱乐的同时感受书香的熏陶。
二、创新服务举措,丰富全民阅读活动内容
各级公共图书馆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群众走进图书馆,共享文化惠民成果。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京津冀阅读活动协同发展。不断加深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合作交流水平,联合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成功举办三届京津冀图书馆“守望青春,我与图书馆故事”阅读推广交活动。通过阅读分享、读者访谈、微电影呈现和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三地各级公共图书馆共开展主题读书活动3888场次,参与人次达到30余万人次。
二是围绕时代主题,推荐优质阅读文献资源。各级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好书推介工作,通过专题书展、新书推荐会、微信号荐书等方式,满足群众对优质阅读资源的需求,深受群众的喜爱和好评。天津图书馆举办了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展”。全年展出各类优质图书2000多种,微信公众号推送荐书专题21期,图书445种。在推荐好书的同时,天津图书馆还积极开展供需对接,接受读者微信推荐图书信息近千条,采纳推荐图书212种,全部采购到馆并上架,实现精准阅读服务。
三是打造经典品牌,推广系列阅读活动。举办了“海津讲坛”、“音乐大讲堂”、“市民科普课堂”、“西岸文化讲坛”、“潞河讲堂”等系列品牌讲座近二百场,邀请知名学者、作家、艺术家、科普专家等向市民普及文化知识、提升文化品味。打造了“让阅读插上声音的翅膀”、“诵红色经典,传优秀家风”、“诵读中国梦 共抒家乡情”等主题鲜明、弘扬正能量的诵读活动品牌,组织读者一起诵读经典、共品书香。天津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团队还深入街道社区,为基层百姓开展诵读专场活动11场次,将经典诵读送到百姓身边,丰富和创新了全民阅读活动内容和形式。创办了市民读书论坛平台,邀请普通市民走上讲台,分享读书感悟,交流人生智慧,激发读书热情,促进思想交流。
四是关注未成年群体,推出阅读文化关怀。
天津市少儿图书馆举办“好书伴我成长”、 “新时代少年朗读者——京津冀百校学生朗诵大赛”等系列阅读活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朗诵成为一种习惯”为主题。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领广大青少年热爱阅读、亲近经典,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营造天津市少年儿童热爱阅读的浓烈氛围。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一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启动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区修缮工程,确保读者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建设天津图书馆数字体验区,大力提升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西青区文化中心、北辰区文化中心、津南区图书馆新馆等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图书馆建设项目的进展。二是办好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组织办好第四届京津冀“守望青春,我与图书馆的故事”阅读推广交流展示活动。举办海津讲坛“乡土阅读”系列公益文化讲座下基层,将公益文化讲座送到农村、企业、军营、社区、学校。邀请名家、学者,深入基层举办多场读书交流活动,通过经典解读、名篇赏析、推荐书目,引导更多的市民好读书、读好书,让市民感受到浓郁的书香,从阅读中体会到幸福,不断增强市民的文化获得感。三是加大公共文化队伍培训。按照“市培训区、区培训镇街、镇街培训村居”的原则,依托基层开展各级轮训。组织图书馆分馆和基层服务点管理人员开展专题培训班,市图书馆组织专家组赴基层开展阅读活动组织推广、图书馆专业技能等培训。运用“公共文化大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等信息化手段,面向基层开展远程教育。邀请公共文化和全民阅读工作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来津授课,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和全民阅读相关政策进行解读。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培训绩效管理、工作规范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图书馆基层服务店、书屋书吧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感谢您对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2020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