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全市开展非遗活动千余场
非遗瑰宝“潮”起来
记者从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为营造“我们都是春节非遗传承人”浓厚氛围,天津广泛开展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让非遗瑰宝“潮”起来。
春节期间,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16个区及有关单位举办非遗贺新春——“走进非遗 品味天津”春节非遗系列活动,包括我的家乡年、古城过大年、年在非遗馆、年画进万家、点亮中国灯、非遗年货集、花会闹新春、过个非遗年、戏曲大联欢等9大版块55项内容,为游客献上别具特色的非遗盛宴。据不完全统计,节日期间全市开展非遗活动1000余场,非遗活动覆盖游客近千万人次。
在曲艺方面,从大年初一到初六,古文化街戏楼广场为游客带来了共计12场视听盛宴。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天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演大放异彩,让游客体验“哏”都春节。
古镇成为非遗展示的重要舞台,西青区杨柳青镇举办第28届灯展围绕人文景观、地域特色、民俗风情、非遗等传统元素,设置四大片区灯展,营造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滨海新区举行“大渔北塘·乐活古镇 新春游园会”,高跷、飞镲、舞龙等民俗表演及古风巡游、快闪舞蹈等互动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
在文博场馆展示方面,京津冀三地联合推出“跨年迎春大联欢”“欢享庙会”“历史文化主题游”“博物馆里过大年”“群众大拜年”等系列活动,天津非遗展示及演出积极配合融入各大版块内容,展示天津非遗发展的丰硕成果。精选天津非遗项目积极参与在雄安新区录制的央视《2025年非遗晚会》,10余个天津非遗项目大年初四晚在全国观众面前精彩亮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