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着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要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因地制宜发展边境贸易、特色产业。”
2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长春市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谆谆教诲,殷殷嘱托,各族干部群众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收听收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在全国民委系统和边疆民族地区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从“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确保全省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白山松水间绽放。
“我们坚持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施一整套系统工程,谋划一系列务实行动,召开全省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获评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谋划建设首批边境红石榴文化驿站,精心组织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文艺会演,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对宗教界的正面引导,推进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冯庆忠表示。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乔志鹏说:“作为在边境地区基层工作的统战部部长,深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责任重大。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打通民族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我们责无旁贷。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要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要结合边境地区实际,挖掘特色资源,做好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以经济发展筑牢民族团结之基。”
丹东是辽宁省唯一边境地区,丹东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许传涛表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听取汇报时的重要讲话,饱含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边境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丹东将坚定不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推动兴边富民行动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带领各族群众抢抓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在鸭绿江畔绘就一幅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崭新画卷。
文化交融,心灵相通。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推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培育“红石榴·同心营”“中华情·边疆行”等青少年交流活动品牌,促进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四幼儿园园长李海兰说:“我们幼儿园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让孩子们在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重视让我深感振奋。”延边大学2022级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朴成学表示,作为少数民族青年,我深切感受到身边各民族情同手足、亲如一家。在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们拥有了更多发展机会和广阔空间。我会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考察时,来到延边州光东村。“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这个小村寄以深情嘱托。
硬化道路,绿化村庄,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改造老年活动室……如今,光东村村民不但口袋鼓起来了,精神也富起来了。乡村生活和美,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各族村民在共享发展成果的获得感中,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光东村党支部书记金宪对未来充满期待。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黑龙江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伊玛堪传习所内,歌声婉转悠扬。八岔乡党委书记梁秀峰说:“从传统的渔业捕捞,到当前旅游产业带动、多业并举的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赫哲族群众唱响幸福‘新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