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谱新篇
和田学生说津味儿相声

穿着大褂、打着快板,“逗哏”和“捧哏”幽默互动,抖“包袱”、亮“绝活”,“说学逗唱”样样在行……近日,在新疆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新春相声专场表演现场,来自该校同乐相声社的同学们“挑大梁”,将天津文化与和田特色相融合,传递欢乐,谱写津味儿润疆新篇章。

  “您在这儿干嘛呢?”“今天呀,我给大伙儿说段相声。”“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学双簧得有规矩,我在前面学,你在后面说。知道的是俩人说,不知道就像一个人说的。”“这叫‘双学一人’。”……台上的演员你一言我一语,一唱一和,津味儿十足。

  什么是“哏”?来自天津一中的援疆教师、同乐相声社指导教师李宁告诉记者,2023年9月,他们在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创办同乐相声社初期,加入社团的学生都会问到这个问题,“相声演员的角色分为‘逗哏’‘捧哏’两种,有趣的语言或动作被称为‘哏’。同时,我也会告诉大家,作为对口支援和田的城市——天津,是曲艺之乡,相声文化源远流长。”

  采访中,李宁说,天津一中也有同乐相声社,援疆之前,按照部署要求,他们就明确了把天津一中的相声社开到和田,并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推进,目的就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时,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的师生得知这件事特别支持,学生们积极报名加入社团。不过,大家只是从电视上看过相声表演,没有真正学过,基本是零基础。”李宁介绍。针对当地学生相声基础薄弱的情况,李宁自费购买了教材,以及说相声用的长袍马褂、快板、折扇、醒木等,还开设选修课,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声基础知识、练习“说学逗唱”基本功、掌握表演技巧。“我会告诉他们,必须发音准确、吐字清楚,重音的处理和表情的配合也会影响‘包袱’效果,还要善于用肢体动作增强表演的感染力……”李宁说。

  为了帮助大家尽快进入状态,李宁促成津和两地的同乐相声社建起微信群,依托网络牵起千里“艺”缘。天津一中的学生与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的学生在群里互动,分享说相声的经验、展示新排练的作品,两地学生结下了深情厚谊。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同乐相声社的社员肖开提江·阿迪力颇有感触:“接触相声后,我的发音越来越规范,深深感受到了津味儿相声的魅力,现在已经能和搭档说一段地道的相声了,很有成就感,我也越来越自信。”

  面对这个给当地师生带来欢乐的社团,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先后有多名教师表达了要“接棒”李宁做好社团工作的意愿,并且为同乐相声社打造了相声专用教室。可喜的是,在该校近两年举办的演出活动中,同乐相声社的节目都赢得了满堂彩。在此次新春相声专场表演中,津和两地师生更是同台奉上《打灯谜》《铃铛谱》《神话新说》《大双簧》等7段相声,以及天津快板《武松打虎》《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等。

  天津援疆前方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文化润疆,丰富和田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作为天津“组团式”教育援疆的一张新名片,如今,同乐相声社已成为和田地区教育领域的特色品牌,被当地评为“民族团结好社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