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反映了中华儿女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2023年,国家民委和各地各部门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展馆、举办展览、开展宣讲、举办活动,打造文宣品牌,多形式、立体化引导各民族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深挖文物古籍内涵,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2023年8月,北京民族文化宫,历时近一年的精心筹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以下简称“文物古籍展”)正式对公众开放。

头顶古星空图、古丝绸之路地图,脚踩“中华文明之河”和“民族走廊”;触摸“花瓣墙”,打开花瓣中珍藏的古籍复制品;敲击“同心鼓”,聆听各民族音乐的同频共振……文物古籍展通过可视化、沉浸式的设计,带领观众走入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

展览分“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3个单元,展示的1500余件文物古籍是国家民委从馆藏的15余万件文物和50余万册古籍中精心遴选出来的,如出土自新疆的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可汗铜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中统元宝交钞、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藏文和蒙古文大藏经《甘珠尔》等。这些宝贵遗产,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展示了中华文明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生动再现了五千多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以物证史、论从史出。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发声,通过文物古籍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是国家民委举办文物古籍展的初衷。

自展览开放以来,参观人数突破10万人次。70多所大中小学学生到场学习,近百个党员干部培训班、近6000名学员开展现场教学,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台地区的1500多个团组前来参观。“仿佛看到跨越时空的共同性,体会到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精神相通。”参观展览的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晓丽说。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的实证价值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为更好发挥文物古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作用,2023年6月14日,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就加强“民族+文物”有效联动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文物古籍展陈、宣传教育、史籍编纂等方面合作。

协议签订以来,国家民委会同国家文物局启动了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博物馆精品研学资源推荐项目编制工作。围绕“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丝路文化”“大运河文化”四大主题,从全国31个省区市的6565家博物馆中选取了 88 家博物馆,推荐103个特色展陈和77项特色研学课程,系统、完整呈现中华文明发展历程。

各地整合自身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整理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文物古籍,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内涵,全面改进展陈和讲解工作——

河北承德整合市区5家文博单位,组建避暑山庄博物院,集中打造民族团结展、承德通史展等5大展馆,讲好承德在清代巩固大一统国家进程、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方面发挥的独特重要作用;山西云冈石窟设立专题展览,清晰地勾勒出石窟寺的发展演变过程,展示北魏时期民族融合、文化交融背景下的石窟寺营造技艺、审美旨趣,体现了云冈石窟在文化交流、交融、互鉴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系列“组合拳”,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的高度提升了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游客在参观中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发展大趋势,以及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点。

拓展平台载体阵地,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1月18日,位于北京西单繁华地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以下简称“体验馆”)热闹非凡。豫剧《花木兰》、川剧变脸轮番上演,精彩的表演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这一天,2024年第一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开展,河南和四川两省携手推出体验区。3个月轮展时间里,观众可以观看优美动人的歌舞,欣赏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品味两省的特色美食。

2023年3月28日,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蒙藏学校旧址,有了全新的身份: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让这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换个“打开方式”,是国家民委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搭建平台载体的重要尝试。

体验馆以“展陈+体验”的方式进行设计,西院展出“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和“中华一脉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东院设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形成“三位一体”、动静结合的旧址文物空间利用格局,让观众在参观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脉络。

40名玉树青少年在体验馆欢度“六一”儿童节、首都高校学生党员开展“七一”主题活动、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欢度中秋佳节……体验馆开馆以来,吸引了大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青少年前来参观体验、开展主题活动,累计接待观众突破31万人次。体验馆东院已组织4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展出项目150多个,线上线下主题活动近40场,先后有12个省区、2所直属高校参加展演活动。

加强宣传教育,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24天、5地,行程上万里,近100名主流媒体记者、网络大V参与,微博话题阅读量超1.6亿人次……2023年11月至12月,由国家民委文宣品牌“道中华”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中华边疆行”采风采访活动,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采访团成员走进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疆喀什地区、塔城地区,云南普洱市、广西崇左市,深入国门口岸、革命遗址、社区学校、群众家中采访,了解各族人民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故事,用笔和镜头呈现边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团结和谐之美,在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和赞美。

一年来,国家民委和各地以翻译出版图书,组建宣讲团,发挥媒体、学校主阵地作用等方式,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翻译出版图书。为配合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民族出版社等联合完成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7种民族文字版翻译出版工作,为广大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提供权威的民族文字版学习读本。

——深入基层宣讲。2023年,国家民委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中既有理论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分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等12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示范宣讲70余场,覆盖听众14万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从“声边”到“身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在各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也在积极展开:新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牧民夜校等活动阵地,组建“马背宣讲团”“银龄宣讲团”“石榴籽宣讲队”等开展“点单式”“点对点”宣讲;浙江省2023年在全省范围内新增170个“石榴红”宣讲团,共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巡回宣讲活动2300余场次,参与人数近18万人次,线上受众逾千万……

——发挥主阵地作用。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各方面,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善讲中华民族的故事,叙事析理,寓教于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可感可触、可亲可及,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增强各族学生“五个认同”,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随着一声哨响,来自贵州台江和剑河的两支青少年篮球队展开激烈角逐。每节比赛之间,富有本地特色的歌舞穿插其间,比赛奖品也颇具特色——金秋梨、鲤吻香米、三穗鸭,它们和“村BA”一起,成为响当当的“贵州名片”。

这是2023年9月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贵州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开展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贵州篇”的鲜活片段。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理论宣传、文艺演出、体育赛事、课堂教学、文博展示、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吸引超10万人次广泛参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一年来,国家民委和各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国家民委联合文化和旅游部以“春雨工程”为抓手,有力推进文化润疆等重大工程落地生根,助力边疆民族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藏围绕“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和平解放纪念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浙江省嘉兴市依托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石榴红”先锋示范引领工程,开展“红船旁守初心”系列活动300余场,促进各民族价值相通、认同相一,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新时代新征程,国家民委和各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增强文化认同为纽带,勠力同心、和衷共济,共同守护中华民族“根、魂、梦”,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