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走读
芦台大集:饱含烟火气的文化盛宴

芦台大集吸引市民前来感受大集的“烟火气”与浓郁的“文化味儿”。 摄影 辛璇

一边是琳琅满目的年货商品,一边是精彩绝伦的非遗表演,新春期间,走进宁河区芦台大集,“物质+文化”的盛宴让市民们直呼过瘾。

  关于芦台大集,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至今已有约350年的历史,农历每逢三、八开集。20世纪90年代,芦台大集搬迁至贸易开发区,摊位多达900余个,开集日人流量可达2万余人。经过多年发展,芦台大集目前已成为天津规模最大的农村大集之一。

  春节前腊月初八,2025年芦台大集春节系列活动在宁河区拉开大幕。水产禽蛋、干果炒货、春联吊钱……只见众多摊位依次排开,一眼望不到头,每个摊位前都有不少来置办年货的群众。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和付款提示声此起彼伏,好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香味扑鼻的马二烧鸡、热乎的烤岳龙红瑶甘薯等宁河地方特色美食,让游客们在美食摊前驻足留步。“卖货效果特别好,你看我这都空了好几箱了!”商户刘金成为大集准备了三四百种糕点和小零食,当天集上的销售情况让他乐得合不拢嘴。

  除了常规卖货摊位之外,芦台大集还设置了多个主题展区。在互动体验区内,捏面人、糖画、年货拓印等摊位前人潮涌动;宁河当地名酒芦台春、义聚永现身老酒品鉴展销区内;而河蟹面、肉焖米饭、七里海河蟹等宁河特色商品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大集上,一口直径为2.25米、深为1.5米的“宁河第一锅”惊艳亮相,在开集现场烹制了腊八粥,所用的材料则是宁河本地产的大米等原材料。“好喝!”排队的人们在品尝过后竖起了大拇指。

  据介绍,今年的芦台大集内容更丰富。非农历三、八集日期间,在原有基础上增设35亩地块区域,加开“逛宁河 赶大集”主题年货集,民俗表演、非遗体验,让大家沉浸式体验非遗里的宁河年。今年芦台大集开通了天津站、西站、文化中心站、滨海龙都站、财经大学地铁站5条“1元直通车,宁河赶大集”定制公交专线,方便市民前来感受大集的“烟火气”与浓郁的“文化味儿”。

  新春佳节期间,多种非遗展演成为芦台大集的主角。2月10日,“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宁河区2025年“赶大集逛庙会庆元宵”京津冀古音乐吹奏展演活动在芦台大集上精彩开演。

  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古乐团轮番登台,演员拿出自己的绝活儿,为来者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与不同乐团的交流也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芦台罗汉音乐会会长周百顺说。

  古乐表演还未结束,另一边锣鼓声起,飞镲、腰鼓、抖空竹等多种民俗表演接连登台,现场掌声此起彼伏,喝彩连连。“后续我们还会带来各个街镇的特色文化表演,给来逛大集的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宁河区文旅局副局长施勇表示。

  从散货市集发展成为集蔬菜水果、副食百货等于一体的集贸市场,芦台大集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而今年芦台大集推出的“非遗过大年”主题,主打“非遗牌”“文化牌”,则让非遗文化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