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同心京津冀 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举办
三地博物馆志愿者讲文物故事

昨日,“瓣瓣同心京津冀 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京津冀博物馆志愿者同台分享活动在天津博物馆举行。

  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文缘相通,广袤土地上承载着一段段辉煌历史。活动中,来自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多家博物馆的志愿者齐聚天津,用真挚生动的话语讲述三地文物背后的故事,追溯三地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分享活动分为“文明坐标”“浴火前行”“新的天地”三个篇章,志愿者们的讲解各具特色,现场观众听得饶有兴致。

  河北博物院志愿者王素彩高兴地说:“我到博物馆做志愿者时间并不长,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交流活动。听了大家不同风格的讲解,我在讲解方式上又学到了很多。”天津博物馆志愿者杨冬坦言,聆听其他志愿者讲解,不但有益于提升自己的讲解能力,还学习了其他博物馆的文物历史,扩展了知识。

  天津博物馆馆长姚旸表示,博物馆不仅是收藏、展示、传承与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增进人与人相互交流、理解的文化空间。活跃在博物馆的志愿者们,正是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怀着对博物馆的衷心热爱向公众传播知识,激发公众对文物与历史的兴趣,为提升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此次三地博物馆志愿者同台分享,用独特表达方式集中展示三地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文化,向三地公众讲述了京津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节庆风俗。

  京津冀博物馆志愿者同台分享活动此前已在北京举行,2月12日将在河北省再举行一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