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津行时
RTK测量仪、无人机、移动电脑等助力
和平区“四普”工作队队员在梁炎卿旧居进行调查。 本报记者 姚文生 摄
目前,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实地调查阶段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与前三次普查相比,“四普”对于现代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前所未有的,RTK(实时动态测量)测量仪、无人机、移动电脑、专业终端设备等现代科技成果在文物普查中得到充分利用并发挥巨大作用。近日,记者跟随和平区“四普”工作队前往位于新华路的梁炎卿旧居,感受在新技术赋能下,“四普”调查工作更科学、精准、高效、便捷。
走进梁炎卿旧居,工作队并未像平常一样从建筑正面开始外业调查,而是穿过一条蜿蜒的小路,来到幽僻的后院。与正面相比,旧居建筑背面外墙并没有过多的装饰痕迹,斑驳的青砖诉说着这栋建筑的沧桑。“未经人工修饰的部分往往能保留更多文物信息,从暴露在外面的文物本体建筑材质可以很直观地判断建造年代等情况。”工作队队员王培博说。
从后院到前院,工作队队员们开始分别操作无人机、数码相机、RTK测量仪、数据终端等设备,开展拍照、测量、登记、绘图等工作,对建筑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三普’时登记的文物的坐标点位只有一个中心点,现在利用RTK测量仪能够更精准地定位文物边界,划定范围,有了比‘三普’时更准确精细的判断。”工作队队员张志成说。
盘旋在空中的无人机究竟有哪些新发现呢?“在‘三普’登记信息中,梁炎卿旧居本体文物范围呈‘L’型曲尺状,两栋建筑贴建而立,从地面看似一体。现在,我们通过无人机拍摄的影像分析了建筑的瓦屋面、青砖饰面、山墙截断位置等信息,基本确定主副楼并非一体,两栋建筑很有可能并非为同一时代所建。”王培博说。
在和平区文保所所长杨振中看来,“四普”中的新装备如虎添翼,让普查工作事半功倍:“无人机能快速覆盖广阔的调查区域,还能在难以接近的地带进行高清晰度拍摄;RTK测量仪的引入,更是实现了对文物位置的厘米级精确定位,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相比于“三普”着重对文物建筑本体的调查,“四普”更深入地走进文物建筑的每个角落,如地下室、阁楼、屋顶等部位。在旧居内部,队员们仔细勘查地板、楼梯、门窗等构件,进一步搜集文物信息,细化类别,并对保存状况进行观察记录。
从建筑内部到建筑周边附属建筑,工作队队员还会一一研判其与文物本体的关系,对院落内其他情况、院落外相邻建筑等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收集更多文物信息。收集到的文物点的相关资料,将被录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综合管理系统和数据采集软件。
记者发现,工作队每到一处点位,队员李松鸣都会拿出一张《问询调查表》。“根据调查表,我们首先要核实产权单位,并由使用单位负责人对文物是否开放、当前用途以及业态情况进行现场登记。随后工作队员会对文物现状进行评估,并明确影响文物现状的因素,如地震、水灾、火灾、生产生活活动、盗掘盗窃等。我们还会对现场实勘时可能出现的本体存疑情况进行记录。”
为了确保普查质量,和平区整合资源,组建了一支由文物部门牵头,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文保工作者构成的文物普查队。截至目前,和平区已复核“三普”著录登记文物147处,征集到34条文物新线索,新线索已纳入普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