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室内乐《津津有味儿》。
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各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届群星奖天津地区选拔工作日前完成。本次评选从全市推荐的70余个作品中,选出16件优秀作品代表天津参加全国评比。
群星奖是我国群众文化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涵盖音乐(含群众合唱)、舞蹈(含广场舞)、戏剧、曲艺四个艺术门类六个种类。群星奖既是展示各地文化成果的窗口,也是推动基层文艺繁荣的重要引擎。此次天津选送的作品,以鲜活的群众视角和创新的艺术表达,生动诠释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据悉,本次选拔工作以“严程序、高标准、重实效”为原则,聚焦新时代主题,广泛征集能够反映群众生活、体现地域特色的文艺作品。选拔评审环节特别邀请了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队,最终确定了16件作品入围全国评选,并在近期完成了所有作品的录制和报送工作。
本届入围作品以“时代性、烟火气、人情味”为鲜明特色,既深植于生活的肥沃土壤,又敢于创新突破。在关注社会热点方面,小品《卖螃蟹》巧妙结合了直播带货、乡村振兴等热门话题,以幽默的语言讲述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方面,广场舞《津韵声声幸福来》提炼了运河文化和杨柳青民歌的精髓,通过灵动的舞姿展现了天津的地域特色;舞蹈《盐》则通过艺术化的编排,生动再现了传统的天津制盐工艺,彰显了盐民集体协作的智慧。推动跨界融合也是本届作品的一大亮点。其中,民族室内乐《津津有味儿》将传统北方鼓曲融入作品中,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曲艺作品《碧血丹心》则融合了多种流派的快板风格,展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音乐作品《一朝梦圆》将流行音乐元素与梅花大鼓融合,展现了西于庄改造前后当地居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津津有味儿》由市群艺馆文艺创作部副主任、音乐制作人司涛创作。他在创作中以天津快板为主线,串起天津时调、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用了三弦、四胡等9种乐器代表“九河下梢”,用回旋曲式的结构进行创作,力求突出作品的天津特色。
《一朝梦圆》作曲李振介绍,创作灵感源自天津棚改工程这一真实民生实践,“我们将京韵大鼓的豪迈与天津时调的细腻相融合,想通过最具天津特色的非遗艺术,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用传统艺术的韵律感,为棚改故事注入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