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期间,天津博物馆三馆联动,深度融合清明节气文化内涵与现代创新表达,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文创消费新场景。4月4日至6日,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三馆共计接待观众近6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60%,大家走进展馆,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温度。
清明假期,天津博物馆特色展览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共享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等特色展览深受观众喜爱。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更带来一场《秦汉时期的陆海丝绸之路》专题讲座,结合“天开一统”展览,以考古发现与出土文书为脉络,解析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交流的深远影响。现场300余座位座无虚席。此外,假日期间的社教活动以“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为核心,通过文物解读、天然花卉拓印、时令茶歇等环节,将踏青扫墓、插柳戴柳等清明习俗转化为可参与的文化体验。观众亲手敲击木槌制作花卉环保袋,在叶脉与花影间触摸唐宋文人雅趣;柳枝瓶花与窗外古树相映成趣,花草茶歇营造春日静谧时光。
结合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天博推出“海棠花开”研学活动,以五大道海棠花节为依托,打造“非遗探秘+中式插花+建筑故事”三大体验场景。观众在非遗展览中感受天津美食、曲艺、医道的独特魅力,由非遗传承人指导创作“玉堂富贵”主题插花,在五大道洋楼间聆听徐世章、周叔弢等文化守护者的捐赠故事。活动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融合,让观众在花海中感悟“文物回家”的传承精神。
天津美术馆除了准备了精彩的展览,还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活动“诗意清明——书写春天的诗句”。活动期间,展厅里摆放好了笔墨纸砚,观众们可以在这里挥毫泼墨,书写自己喜欢的与春天、清明相关的诗句。
清明时节,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内海棠、玉兰、樱花竞相绽放,与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趣。到故居赏花踏青已成为海河畔游人们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