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色文化 分享民俗经典

“同学们看,这条看似普通的毛毯,见证了平津战役‘缓攻塘沽,改打天津’的战略部署调整……”昨日上午,平津战役纪念馆馆长姚剑波来到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与学生们交流。在我市中小学开学首日,该校及和平区中心小学、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开展以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开学典礼,如涓涓细流沁润学子心灵。

  红色故事中蕴含着无限力量。“这张照片上的小战士是旗手钟银根。在攻打民权门这个重要突破口时,他在枪林弹雨中几次负伤,甚至失去双腿,但依然拼尽全力,用残肢、用脸颊,四次把红旗竖在民权门城楼,牺牲时年仅16岁。”姚剑波说,“我想告诉同学们,‘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这句话不仅是歌词,还是活生生的历史,是需要我们永远追随的信仰之光。”

  英雄的故事在学生们心中播下爱国与奋斗的种子。岳阳道小学学生王奕轩说:“当年的钟银根只比我大几岁,但他有巨大的勇气、坚定的信念,我由衷地敬佩他。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今日,平津战役纪念馆还将继续在市第二十五中学开展红色宣讲。姚剑波表示,希望通过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把红色种子种在孩子们心中,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和平区中心小学将津沽文化与AI(人工智能)结合,同学们借助AI探讨如何更好地助力成长、启迪思维,制定新学期成长计划,他们还相互介绍泥人张、杨柳青木版年画等津门非遗代表性项目。学生尹艺涵高兴地说:“我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用科技创造未来;同时也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文化养分。”该校负责人表示,今后还计划开展“AI+津门老字号”创意设计、“AI说津味”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增强蕴含津味文化的智能互动体验,丰富学习形式,强化育人效果。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实验小学开学典礼的关键词是“非遗”。师生们分享首个“非遗版”春节里的浓浓年味,学生们通过表演评剧唱段《永远爱社如爱家》以及现场抽取漆扇、剪纸等丰富环节,感受“非遗”里的趣味和魅力。“希望让孩子们感受‘非遗’、体验‘非遗’,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自豪与自信。未来我们还将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培养小小传承人,也为‘非遗’传承贡献新生力量。”该校负责人丁立群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