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中国港口博物馆提供
近日,由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港口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灵光独耀——蓟州多宝佛塔文物展”,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以蓟州区多宝佛塔出土的珍贵文物为核心,让观众深入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过程,探知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众多精品文物首次出津
多宝佛塔位于蓟州区盘山,2017年10月,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对多宝佛塔进行修缮时,意外发现佛龛内藏有文物。经上报市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该塔的佛龛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多宝佛塔出土文物以其多元并存的文化特色,实证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本次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的展出,也是这批文物首次走出天津进行展示。
中国港口博物馆副馆长吴凤介绍,此次展览得到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在该中心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港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具体需求,展览内容设计分为“宝塔重光”和“灵塔重辉”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寻迹溯源’‘多宝佛塔’‘妙相庄严’‘和合共生’4个单元全面介绍了蓟州多宝佛塔的历史及塔内文物。展厅内按照约1:4的比例还原了多宝佛塔的面貌,运用大型墙面直观展示塔内造像及塔藏位置。展览内容扩充了历代佛塔演变,并将佛教文物与道教文物作了系统的梳理与展示,使观众更加清晰地认识佛道‘和合共生’的理念。第二部分从‘真容再现’‘巧复旧观’2个单元系统展示了该项目考古发掘的全过程。为了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览特别设置了文物修复工作场景,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文物修复工作环境及作业工具。这不仅能让观众增长知识,更能增强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我们还在展厅中设置了盖章打卡、愿景墙、擦擦制作体验等互动区域,并结合展览开展了手串制作、认识佛手印及佛塔主题相关的社教活动。”吴凤说。
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8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1件(套),包括佛像、法器、经卷等。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此次展览不仅是天津与宁波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也是两座城市深厚历史渊源的延续。宁波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大量的佛教踪迹及文化遗产。通过这次展览,两地分享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尤其是蓟州多宝佛塔文物的科技保护工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吴凤说。
文物走出去 文旅活起来
自1月24日开展以来,展览已接待观众约4万人次,尤其在春节假期,吸引了大量长三角地区的游客。
吴凤认为,这种跨地域的展品展陈交流方式,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共享,还推动了学术研究、社会教育、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发展。这种交流活动有助于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同时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平台。“在项目策划中,我们特别注重创新与创意。不仅是策划者在展示内容、形式、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创意激发,更重要的是创新与创意带给受众的感官体验、社交互动、环境氛围、情感连接、文化认同等。”吴凤说。
吴凤表示,从历史上的明州港、直沽港到现在的宁波舟山港、天津港,经历了从开埠通商到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漫长历程。如今,两港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国际贸易港口,在区域经济和全球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天津与宁波两地在旅游、文化、经济等领域保持着密切互动,共同推动区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进一步加深天津与宁波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两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吴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