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 看文物“邂逅”民乐

一片清脆悦耳的鸟鸣声骤然响起,循声走去,一支民族乐队出现在天津博物馆前厅,以一首首经典的民族乐曲,让文物与民乐发出动听的和鸣……昨日,由天津博物馆、天津歌舞剧院共同打造的“花好月圆庆元宵”民乐表演以快闪的形式惊艳上演,给市民送来一场不期而遇的惊喜。

  近年来,天津博物馆与天津歌舞剧院积极运用馆内、院内艺术资源,发挥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努力“让文物活起来”。今年正月,天津博物馆倾力打造的《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大展宏“兔”──癸卯生肖文物展》等展览成为火遍津城乃至全国文博界的“流量密码”;天津歌舞剧院献上的“山河锦绣”民族音乐会、芭蕾舞剧《天鹅湖》等受到观众的热情追捧。此次活动,天博与天歌联手让文物与民乐实现了“双向奔赴”。

  昨日10:30,一首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百鸟朝凤》将天博的观众从各个展馆吸引到前厅。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组成小队,身穿礼服、披挂着鲜红的围巾,为观众们送上了一组欢乐祥和的民乐曲目。《大秧歌》《春节序曲》等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花好月圆》《吉庆锣鼓》等表达了对祖国和家庭、个人的美好祝福,《茉莉花》《彩云追月》等以流畅婉转的旋律一展民族音乐的不朽魅力。越聚越多的观众热情而有序地将乐队包围在中间,以热烈的掌声响应着乐队的精彩演奏。演奏结束,演奏家与观众亲切交流,互相送上节日的祝福。

  这场惊喜的快闪,令从长春来津看望子女的邱添老人乐开了花。他对记者说:“今天来天博参观,没想到遇上了一场民乐演出,天津的元宵节文化氛围太浓了!”他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他还逛了古文化街、鼓楼、杨柳青等地,“天津不愧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学习画画的中学生祝远帆听到乐声时,正在《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展厅内描摹文物,这场意料之外的演出激发了她对文物新的感受。她说:“听到这些曲子,我对文物多了很多感性的认识。之前我更多关注文物的造型和细节,现在联想到古人也许听着与我们相同的音乐,感到自己与文物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天津歌舞剧院歌舞团团长崔菁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艺术资源助力“让文物活起来”,天歌的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演出,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从文物中读懂我们民族自己的故事。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于健介绍,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7天内天博共接待了5.7万人次观众,希望通过此次演出活动,以及天博正在展出的12个精彩展览,让观众感受文物的魅力,为我市实施“十项行动”贡献天博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