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闹元宵 庆佳节
福兔送祥瑞 月圆人满庆团圆
河西区·天津美术馆
津派面塑 传统文化有传承

“咱们拿元宵大小的面团团成球,尽量让它表面光滑圆一些”“看到这个小扫帚一样的工具了吗?用圆柱形的这段压脸部的凹槽,这个就是眼睛的位置”……昨天是元宵佳节,非遗传承人郝玉珩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津派面塑在天津美术馆开课,助力河西区第四届西岸哪吒杯京津冀甘黔湘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意大联展元宵节非遗大师课活动。

  课堂上,不同年龄的“学生”一边参照老师的示范练习,一边兴致勃勃地“切磋”技术。“做眉毛是最细致、最难的活儿了,先试着做一下,一定要耐心。”郝玉珩逐一指导、提示要点,还不忘时不时给大家鼓劲儿加油,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在一双双巧手下跃然成型,活动现场其乐融融,气氛活跃。

  课堂的欢乐气氛感染了不少在美术馆里参观展览的游客,3岁的小兴兴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参与名额,鬼马精灵的表现带动现场迸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带孩子来看画展,看到这个活动就想参与。”小兴兴的妈妈李女士表示,这个活动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真是不虚此行。”

  “小时候咱们接触的面塑很难保存,这次我们带来的是自己研发的材料,可以长久存放,精品使用的材料可以细到头发丝、眼睫毛。”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大家交流对面塑的记忆,分享手作的愉悦,听讲解还长了不少知识,大呼过瘾。

  郝玉珩告诉记者,津派面塑在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已开设多场公开课,并通过走进幼儿园、中小学推动非遗传承进校园。“小时候的记忆非常宝贵,我自己就是从小开始接触面塑。这种推广活动可以形成一种认知,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