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一直以其意蕴悠长、耐人寻味而深受乐迷喜爱,忙碌的工作之余,一场民乐音乐会将是放松身心的新体验。天津大剧院“民乐季”自本月起正式开始,数十种国乐乐器汇集、名曲名家荟萃,民乐知识的公益讲座也将穿插其中。
以琴会友 静觅知音
4月17日,一场汇集古琴六大流派、八大古琴世家传人的音乐会将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上演。在这场音乐会上,我们将听到十四位来自蜀派、广陵派、吴门琴派、浙派、九嶷派、梅庵派六大流派的名家演奏,感受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现场。其中《孔子读易》《流水》《忆故人》《平沙落雁》《龙翔操》《广陵散》等古曲,可以让观众从作品中感受古琴艺术的源远流长。音乐会还将上演部分原创作品,展现古琴艺术在当代鲜活的生命力。
为了更好地传播古琴文化,两场公益讲座在演出前后陆续开展。4月10日,天津音乐学院王建欣教授以《茫茫九派话古琴》为题,向大家介绍了多彩的古琴流派。期间,还邀请了数位天津音乐学院古琴硕士生,演奏不同流派古琴代表曲目。4月17日,吴门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吴明涛,从吴门琴派的形成及发展,漫谈吴门琴风的演变过程,分享吴兆基先生的琴话逸事和世家沿革中流传下的“吴氏派语”。现场将演奏代表曲目,全方位感受吴门琴声。
徽韵进津 传“中华风韵”
在地域文化血脉的来源和传承上,天津与安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联系。4月25日,《国乐徽韵》民族音乐会来到天津大剧院,与天津的观众共享国风雅韵,弦音绕梁。音乐会由国家一级指挥徐宏执棒,安徽民族管弦乐团演奏。该乐团始建于1956年,是一支有着鲜明安徽特色,创造、传承着徽文化音乐史,创造过许多骄人成绩的优秀乐团,由其创作的“中华风韵”系列演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本次来津,乐团带来了优秀曲目与天津观众共赏。其中,不乏有《花鼓灯会》《皖风戏韵》代表安徽民族特色的曲目。《皖风戏韵》将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这四个各具特色的安徽戏曲音乐加以编配、组合融汇而成,让听众领悟安徽戏曲音乐的独特风韵;热烈喜庆的《花鼓灯会》将作为音乐会的压轴演出。除此以外,电视剧《红楼梦》的经典曲目、《红高粱叙事曲》《乔家大院组曲》等深受观众喜爱、耳熟能详的曲目都将一一上演。
民乐“出圈”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本次“民乐季”演出中,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80·90梦乐团”和“金孔雀室内乐团”将在5-6月带来两场在民乐形式与内容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融合民族音乐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相辉映,充满律动和激情的音乐,带领观众踏上奇特的音乐旅程。“80·90梦乐团”和“金孔雀室内乐团”均由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内优秀的青年艺术家组成。他们将传统民族乐器融入于现代音乐中,展现了民族独特的魅力,让传统民乐集体“出圈”。既有原汁原味的中国民族音乐,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既有原创音乐作品,又有充满了浓郁的津味津韵。作为天津本土院团的融合创新,演出内容十分令人期待。
4月29日,天津歌舞剧院的黑杨、程田君两位青年演奏家还将结合自身专业与本次演出推出“丝竹和鸣”民乐公益讲座。琵琶和笛子是中国最传统的乐器之一,音色优美动人、宛转悠扬。本场讲座中,两位演奏家将现场普及乐器的发展简史、乐器构造、演奏技巧及代表作品,进一步拉近观众与民族乐器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