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央芭蕾舞团将携全阵容版《红色娘子军》亮相天津大礼堂。除了中芭多位优秀舞者的足尖演绎,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届时也将担任现场演奏,为观众带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艺术享受。作为乐团常任指挥,指挥家刘炬近年来执棒《红色娘子军》走遍大江南北,可谓最熟悉作品的指挥家之一。日前,记者采访了刘炬,请他谈一谈对这部经典作品的情怀和对此次演出的期待。
记者:指挥《红色娘子军》可以说是中央芭蕾舞团每一位指挥的“使命”,您是怎样与这部作品结缘的?
刘炬:我第一次指挥这部作品是在1997年2月份,那是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指挥的最后一年,因为成功指挥了作品才考上了中央芭蕾舞团。第一次指挥我非常难忘,当时心情比较紧张,但是当音乐展开以后,我就马上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当中,那是一种之前从没有体会到的非常激动、非常奇妙的精神状态。
记者:在您看来,《红色娘子军》在音乐上有哪些特色?
刘炬:这部作品是多位作曲家集体创作的,他们捕捉到了故事的发生地──海南的民间音乐,把它渗透到了主要人物如琼花、洪常青的音乐主题中,并且贯穿了全剧。在交响乐的创作上完成了舞剧音乐民族化与戏剧化的双重使命。整部剧的音乐表现的是革命的英雄主义,还有革命的乐观主义和浪漫情怀,无论在哪里演出,都可以唤起人们不屈的精神和奋进的力量。它不仅已经深入到中国人民的血液中,我在美国林肯中心演出时,很多西方观众也为音乐热烈鼓掌,可以说这部作品的音乐是不分国界的。
记者:中央芭蕾舞团的指挥要承担大量的舞剧演出指挥,您认为与普通的音乐会相比,指挥舞剧有哪些难点?
刘炬: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从准备阶段开始,我们不但要把总谱看熟,还要花很大精力去熟悉芭蕾的舞蹈部分,因为芭蕾舞剧需要指挥乐队和舞蹈进行配合,对于舞蹈节奏的快慢、段落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剧的“呼吸感”,我们都需要提前反复揣摩和熟悉。第二,指挥除了要解决音乐的问题外,还要有一些预判,和舞蹈合作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演员的状态、身高不一样,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在某些段落快一些、另一些段落慢一些,这就需要指挥与演员事先沟通。第三,我们有时需要指挥一些其他乐团与我们芭蕾舞团的合作演出,这就需要加倍的努力。
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七一”前夕将这部经典作品带到天津演出,您有何期待?
刘炬:每次指挥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总会想到,我们能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都是因为有无数的像洪常青这样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新中国,我们一定要永远铭记这些革命志士,尤其是今年,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我非常喜欢天津,我觉得这座城市有历史、有内涵,天津观众也很热情、很有品位,现在的天津越来越漂亮,相信在这个时候再来演出《红色娘子军》,一定可以使它与天津观众擦出更加灿烂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