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印发了《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该指南要求景区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做好景区公共卫生和场馆防控、强化景区游览管理、及时有效处置异常情况,按照分级分区原则稳步推进景区复工复产。
据了解,2月中旬以来,国内已有多家景区恢复开放,园中赏花、漫步的游客逐渐增多。疫情之下,景区该如何平衡好疫情防控与有序开放之间的关系?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了解。
限制流量 防控为先
“我们梅花山是天下第一梅山,好看吧,再好看也不要忘记把口罩戴戴好!”2月24日,记者在江苏南京钟山风景区梅花山发现,头顶上的无人机用南京方言提示游客加强防控,吸引不少人拍下视频。据介绍,恢复开放后,钟山风景区利用无人机语音播报时刻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除了动用无人机之外,景区还通过官方微博等平台每小时发布在园人数,告知游客景区客流量及舒适度。
2月22日,广西桂林中心城区的多家景区恢复开放,游客徜徉其中沐浴春光,好不惬意。据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总经理李飞影介绍,前一天,该公司接到景区有序开放通知后,所属各A级景区立即报备复工程序预案,并在旅游主管部门检查批复通过后第一时间开放。“公司计划是预案通过一个景区开放一个,按顺序进行。两江四湖景区游船等项目将实行实名制乘坐。当然,做好防控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 李飞影说。
贵州贵阳息烽温泉景区办公室主任邓毓志介绍,息烽温泉景区已于2月22日开放,为落实防控工作,景区设置入园前登记岗,对入园游客做身份登记、体温测量、填写疫情防控登记表等;规定每个池子人数控制在3—5人,并提供分餐送餐服务,避免人员聚集;要求员工上班之前测量体温,每天对池子定时进行消杀,加强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
2月23日,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恢复开放。为避免人流聚集,规定公园日接待量不超过3000人,室内参访点暂不开放。据悉,为确保公园防控落实到位,开园前夕,公园已进行过疫情防控应急实战演练,包括检查杭州健康码,劝返红码、黄码访客;检查预约信息,帮助未预约访客完成预约,减少现金使用等。公园负责人表示,希望游客在参访过程中能积极配合公园防疫管理工作,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努力。
自恢复开园以来,杭州西湖景区的游客日益增多。为了确保市民游客的安全,西湖景区要求到访的市民游客进入收费公园时仍需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并测温。在开放区域加强巡防巡查,积极劝导游客戴口罩、不扎堆。在各个公园景点设置临时留置观察点,如果发现市民游客有异常情况,根据防疫相关要求采取稳控措施。
甘肃张掖冰沟丹霞景区为确保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于开园前详细制定了景区复产复工工作方案以及应急预案,严查上岗职工的行动轨迹及接触人员,确保游客健康安全,对入园游客详细询问行动轨迹、登记身份信息和量测体温,加强景区内客流量监控,对景区内人流密集区域定时定点消杀,尽可能疏散游客,避免聚集。
2月24日起,福建福州三坊七巷逐步、有序对外开放部分场馆。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逐步恢复开放的同时,三坊七巷街区将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首先,切实做好街区日常消杀工作,其次,积极做好街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通过张贴公告、广播等,提醒广大市民游客佩戴口罩、不聚集。最后,严密部署街区防疫管控工作,如在街区内设立临时隔离点,成立防疫巡逻小分队等,对游客进行文明劝导。
打磨产品 提升服务
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疫情尚未结束,为了实现科学、安全、有效的复工,景区根据相关复工复产方案,加强景区内对重点区域返企人员的疫情监测、防控和摸排,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同时,为了保障市民游客的健康安全,避免人员聚集,景区还积极推出一系列线上活动,丰富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做好旅游服务。
一是开发线上活动,积极配合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VR全福游”上线试运行,推出三坊七巷720度VR全景,让市民游客“宅”家也能看遍坊巷风光。同时,在公众号、官网和APP陆续推出“在家看古厝”“在家听古厝”“在家读古厝”线上游览系列,让游客感受古厝之美、历史之深、文化之趣。二是加快推进线上商城建设,开通线上预订功能,在线上销售文创、门票、课程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线上学习、购物需求。
近日,江苏溱湖旅游度假区内的溱湖旅游景区正式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8点30分至16点30分。为确保安全运行,景区成立了专门的消毒小组和督查小组,细化防控工作。考虑到受疫情影响度假区内的溱潼古镇暂未开放,度假区便开通了“溱潼万朵古山茶线上观赏”通道,游客可以通过抖音APP在线观赏古镇美景。
自恢复开放以来,江苏同里镇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赢得业界点赞。目前,该镇凌家铺民宿群先导区、乐乡饭店、松石悟园等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同里之春、退思园夜花园等文旅活动也在策划当中,同里智慧旅游第三期建设也宣告回归。此外,为帮助旅游企业尽早复工,尽可能减少疫情带给企业的损失,同里镇政府发布了 “同暖五条”,包括减免文旅企业房租、面向同里民居客栈协会成员单位下调票价、给予小商户“气改电”补贴等。
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邹新宇表示,景区闭园期间,坚持对旗下山水园、南山竹海等景区进行维护保养。“山、水、泉等自然景观更匹配疫情后游客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因此,养护好景区以便随时对接市场。目前,我们正计划建设升级天目湖帐篷营地、湖滨度假酒店、南山竹海观光索道等项目,进一步开发亲子游、研学课堂、夏令营等细分市场产品,并向华北、华中及华南地区深入布局,为疫情后的市场复苏做准备。”他说。
张掖丹霞文化旅游公司董事长蒲有文表示,由于今年情况特殊,旅游市场也将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初步预测疫情结束后周边游会率先复苏,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绿色生态游、康养旅游等将更受欢迎。因此,景区在做好防控、服务好游客的同时,正加紧制定包括市场营销、安全运营、业态升级等在内的“恢复计划”,着力做好产品创新和业态调整,抢占市场先机。
总结经验 升级管理
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疫情对文旅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相关部门的扶持固然很重要,但旅游企业的“自愈”能力也很关键。此次疫情让公司有了新的思考:一是完善线上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景区知名度。景区关闭期间,可以在线上推出一系列云游古厝的栏目,通过图片、音视频展示古厝风采,通过持续性的优质内容宣推,保持景区的热度和知名度,为之后的客流引流做铺垫。二是加快推进线上商城建设,转变经营模式,即由线下实体向线上网络转变,通过会员充值、折扣预订、套餐优惠等方式实现预约消费,既能保持景区热度,也可尽快回笼资金,化解企业运营压力。三是扩展经营业务,实现收入多样化。积极对接市场,进一步探索“旅游+”模式,在品牌授权、文创研发和广告策划上寻求新的收入增长点;通过线上研学课程、文化讲座等在线教育产品,创造新的收入点,实现营收的多样化。
张掖冰沟丹霞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疫情暴露出景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各项制度及应急预案还不够完善,景区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工作人员处理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景区下一步将加大力度完善各类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提高应急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确保景区平稳、安全、有序运行,全面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川广元昭化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万明表示,此次疫情像是一面镜子,几乎让所有景区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在疫情中发现问题、找出症结,让景区的管理和服务得到升级,是景区人应该掌握的重要一课。“我们总结认为,第一,需要提升景区卫生水平,如旅游厕所应备齐的耗材不仅包括卫生纸,还要包括清洁液、消毒剂等;第二,旅游消费的核心不能仅靠一栋栋房子,而是要在情感方面做延伸。疫情期间,景区关闭了,古城的经营也面临巨大挑战,这让我们看到,要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一方面加大线上产品开发,另一方面在情感共鸣的项目上要下功夫,既要让游客对古城有情,还要让他们通过多种渠道与古城发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