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9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梅江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与往届展会相比,文化和旅游融合成为今年旅博会的特色和亮点,丰富的文化元素为众多旅游产品和旅行方式带来更多深度体验和想象空间。
非遗元素展现文旅融合魅力
N1馆是国内文化和旅游精品区,作为本次旅博会的东道主,天津展区不仅有着历久弥新的传统非遗项目,新颖的文创产品同样引人驻足。
许多游客首先是被热闹的天津快板吸引住:走进天津展区,百年历史的泥人张彩塑不仅有艺术精品,摆在案前的迷你版泥娃娃也是憨态可掬,人气丝毫不输;杨柳青画社以传统年画形象为创作基础,开发出了一系列精品摆件和生活用品,让游客不忍释手;天津博物馆“宝贝”众多,依据馆藏精品开发的文创产品让游客们有了和国宝级文物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不仅是天津展区,在N1馆里,传统非遗元素也成为各地推介旅游资源的“利器”:陕西馆主打黄河文化,“母亲河”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独具魅力;青海馆各色唐卡艺术品美不胜收;湖南馆别具匠心,小小棕榈叶变身姿态各异的工艺品;贵州馆展示的则是蜡染和扎染的“跨界”合作产品,受到女性游客欢迎。
位于N7馆的天津非遗专区可以说是“吃货”们的天堂,姜氏熟梨糕、煎饼果子现场制作令人垂涎欲滴,马家熬糖、骆驼房子烧鸡、津八件糕点、郑氏传统发酵面食、齐氏素肉等项目一展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津派面塑、内画鼻烟壶、杨柳青木版年画、茉莉花茶、合真香、津派花丝镶嵌、鹰帽子、曾氏华服、魏氏木雕、一品紫砂、草编柳编、金属彩塑、姜氏泥塑、郝记剪刻纸花、满汉双文、老美华、风筝魏、曹珉纸模、葫芦庐等项目或现场展示,或互动体验,无一不令游客流连忘返。
“网红”文创吸引“剁手党”
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文创、恭王府博物馆都是博物馆文创界的“网红”代表,在本次旅博会上,三家也带来了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故宫文创带来了配合特色馆内展览的彩妆系列,除了网上卖断货的热门口红和粉底,新出的气垫粉底产品更是首次与游客见面。此外,新版故宫日历、《千里江山图》主题折扇以及官帽创意茶杯也是故宫文创的热卖产品。
作为文博场馆国家队,国家博物馆带来的文房、雅玩、首饰、团扇,起名特别有诗意,杏林春燕耳钉、以梦为马遮阳伞、芙蓉双鹭保温杯都是游客的心头好。此外,国博还带来了馆藏国宝的仿品:四羊方尊(原大)、海晏河清尊(原大)、杏林春燕瓶、粉彩镂空转心瓶。
VR演示传统文化故事引人驻足
文旅融合同样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在N4馆文旅科教展区,VR(虚拟现实技术)演示传统文化故事的方式就吸引了许多游客跃跃欲试。记者和观众一起,体验了VR皮影戏田忌赛马。记者在现场看到,VR皮影戏田忌赛马互动体验内容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中,体验者在VR环境中,模拟皮影戏演出现场,将一个个皮影人物、车马、围栏等道具置于“幕布”上,组装出一个完整的皮影场景,让体验者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第二环节“比赛”,体验者可以挑选马匹进行比赛并取得相应的成绩。同时,在程序设计上还根据“田忌赛马”的故事线索和赛马规则适当地增加了一些额外的互动环节,如障碍物等因素,增加了趣味性。
据介绍,这个项目来自于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科研项目《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在VR虚拟现实中的互动表达与语言转化研究》,他们与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共同开发了这款VR皮影戏田忌赛马互动体验游戏软件。它以历史故事“田忌赛马”为叙事内容,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作为载体,运用其独特的造型表现形式,结合现代科技VR做了探索性的研究与实践。这个项目入选了文旅部面向全国征集的2019年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