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创作52年担心没传人 网上免费教木版年画绝技
古稀翁抖音开直播只为传艺

发布时间:2024-08-05     文章来源:中老年时报
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76岁的董静是宁河区东丰台镇“义盛做”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52年来,研究创作大量精品木版年画。如今,董静不仅玩起抖音还开起直播,通过网络毫无保留地向网友传授自己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及“独门绝技”,让这一传统民间技艺得到广泛传承。

  开直播免费传授技艺

  “大家仔细看一下,这幅画叫《天下太平》,下面我就这幅画的创作技法向大家进行讲解……”8月1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董静家,刚进院门,就听见绘画工作室里时不时传出老人说话的声音。推开门缝向内看,但见满头白发却精神抖擞的董静,正在认真地向直播间的网友讲解自己的作品。为了不打扰老人直播,记者悄悄进屋找个角落坐下。

  “东丰台年画用笔有讲究,多用吸水量大的羊毫笔。绘制的颜料采用国画色,不要购买整盒的套色,有一半颜色用不上,浪费……”面对着手机直播平台,董静认真地向网友讲解着自己的“拿手绝活”。记者注意到,讲解过程中,老人还会时不时关注一下直播间里网友的评论,并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回应。同时,如果有网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困难,老人还会立刻拿出工具进行现场演示和教学。

  上午11时10分许,直播课延长了十分钟后结束,此时的董静有些许疲惫,但是听到记者问起他在抖音上开直播的话题,老人立刻来了兴致,又开心地聊起来。

  一方画纸绽放别样光彩

  “一辈子,我就这么一个爱好。”董静说,他从小就跟着叔父董德纬学习年画艺术,常年耳濡目染。1973年开始正式创作,在刻、印、画、裱等方面,全面继承了东丰台年画和家族的艺术风格。几十年来,作画成了他人生的最大乐趣和追求。

  东丰台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末,在清代中期达到鼎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丰台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民间花会、制陶、年画、剪纸、草编、面塑等都是此地百姓喜闻乐见又擅长精通的民间艺术。”董静说,东丰台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因地域文化传播四方而远近闻名,其中最突出的就要数东丰台的木版年画。

  借直播留住那片乡情

  “如今我的工作室还是作坊式运作,收益低、见效慢,年轻人无法维持生计。”董静感慨,现在东丰台年画能掌握刻画染裱的师傅只剩下2人,而且都已年逾花甲。他的6个徒弟都有稳定工作,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木版年画。

  “我年纪大了,虽然有这么个手艺,但是没有传人啊,我担心自己可能成为东丰台年画的最后一代传人。”董静说,为了延续东丰台木版年画的生命,这些年来,他在宣传、发展、搜集、整理传统年画资料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同时到当地中小学授课,并为北京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的爱好者们讲解。同时,他还在抖音平台注册了“东丰台木版年画董静”账号,花6000多元购置了直播设备。

  “我初步计划先讲30堂基础课,每一堂课教授一幅画的创作,陆续把东丰台木版年画的创作技法介绍给大家。”董静表示,他不想成为木版年画的最后传人,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承下去,留住心中那片乡情。

  图①②董静直播讲解木版年画创作 图③东丰台木版年画《天下太平》  刘长海 摄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