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文博品非遗 解锁“津”彩非遗味儿的端午假期

发布时间:2024-06-07     文章来源:津云
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粽香交织着艾香,端午小长假进入倒计时。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也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遇上端午假期,天津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也将陆续亮相,引导市民品味文化、乐享假期。

  寻味美好“食”光,探访非遗味道

  6月8日-10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联合河东区委区政府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活动以“非遗味、端午缘、工业风”为主题,聚集全市64项美食非遗项目、60项传统工艺非遗项目,在金茂汇进行展示展卖。

  其中“至味非遗——非遗美食市集”以“品非遗味道、享端午安康”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一场极具天津特色的非遗美食饕餮盛宴。活动还设置了“粽子塔”,现场安排角色扮演者开展对诗、问答等游戏环节,群众过关后可免费参与“挑粽子”活动,让人们在品尝非遗美食之余,也能享受欢乐的端午假日。

  走近民间工艺,“聆听”天津故事

  “天子渡口”七十二沽多少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要从何说起?“沽上风物”用一幅幅年画里的故事、一套套泥塑里的人物把“天津故事”从头细说。近日,“沽上风物”——天津民间工艺展在天津博物馆5楼展厅开展。

  天津民间工艺兴盛于晚清,类别丰富,质量上乘,艺术特色鲜明。本次“沽上风物”——天津民间工艺展采用了主题展和专题展相结合的展陈思路,以近代天津城市特色为主题,立足于天博收藏的天津民间工艺品,充分发挥天博藏品类别全、品相好的优势,展现近代天津民间工艺成就。展览分为“津城与津民”“名士与绝技”“富贾与广厦”“闲情与纸鸢”四部分,分别代表了天津的城市特色即滨河临海、经济贸易发达、商业气息浓郁、居民的组成复杂多元、生活品质与品味的取向等。展览以点带面展现出天津民间艺术创作的多样化,反映出近代天津社会风貌的点点滴滴,为观众描绘出一幅多姿多彩的天津画卷。

  重温红色记忆,感悟文保传承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特别推出“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周恩来邓颖超与文物保护”系列活动,包括线下展览、展览进课堂以及线上答题等活动。

  其中,“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周恩来邓颖超与文物保护”展览分为“保护历史文物、继承传统文化;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精神;关心文物遗存情况、续写文物保护新篇”三个部分,以大量照片、文献、引文及馆藏文物,充分展示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我国文物保护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同时还将展览内容制作成课件,由周邓纪念馆思政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介绍,让学生深入了解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的文物保护思想和精神。该展览将持续至7月14日,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临时展厅免费对外开放。

  此外,文化和遗产日当天,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还将开展线上知识问答活动,答对题目可参与抽奖,还有机会获得文创好礼。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