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大运河与武清的传奇故事
纪录片《清·运——讲述北运河的故事》将开播

发布时间:2024-05-31     文章来源:今晚报
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由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和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推出的6集纪录片《清·运——讲述北运河的故事》新闻发布会,昨天在武清区举行。该片将于6月3日至6月8日每天18时20分在天津卫视频道播出,向人们讲述大运河与武清的传奇故事。

  纪录片《清·运——讲述北运河的故事》由武清区委和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摄制,海河传媒中心李家森工作室承制。全片共6集,每集8分钟,分别是《导流济运》《码头风云》《水蕴风华》《俗世奇人》《此食此刻》《福运未来》。该片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纪录片形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以大视野、高站位、巧构思、真情感、广内涵的视听效果,将运河水、运河景、运河人、运河事、运河情、运河味交融交错,将历史之厚重和未来之无限、河流之永恒与家园之温暖、景象之精美和风情之动人交相辉映,使广大群众更加全面认识和了解大运河,提升广大群众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主创团队介绍,该片自2023年初开始策划、开展专家论证和实地调研,并于2023年8月16日开机。在天津广播电视台、武清区委宣传部和武清区融媒体中心深度合作下,摄制组从盛夏三伏拍到寒冬三九,记录到武清北运河畔的阳光雨雾、冰封瑞雪,再到今年运河春天的繁花盛景。在近50次的拍摄中,积累了数千分钟的素材,走遍了北运河畔的重要点位,用脚步和摄像机丈量了北运河武清段62.3公里的波澜壮阔。

  该片以运河为经,以武清文化历史为纬,选取十几组鲜活的“小人物”与“大运河”的故事,利用创新的表现手法解读文物、古籍、档案史料与历史遗存,通过融合古今的多元讲述和多维空间的叙事结构,运用生动艺术的镜头语言和3D动画、情景再现等技术手段,将专家学者的权威讲述自然融入片中场景,溯源运河历史,挖掘文化基因,真实呈现大运河武清段的沧桑巨变,呈现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时代价值。该纪录片采访了包括北京大学、天津社科院在内的国内知名学者,以及武清本地优秀学者、民俗专家,采集多幅大运河古图真迹、明清文人绘画,通过巧妙的包装,让文物散发活力。

  该片中所用的3D建模耗费数月,惊艳再现了武清古六景、十四仓遗址、津门首驿河西务、十三衙门砖雕微缩盛景,导流济运碑、筐儿港水利枢纽工程、老米店村等重要运河历史点位。同时,片头设计使用了清代大运河古图,字幕包装融入了大运河元素。

  今年6月将迎来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本片在6月初播出,恰逢其时。据了解,在全媒体融合推动下,津云客户端《清·运——讲述北运河的故事》小程序也将同期发布,广大用户可利用移动终端提前收看节目,感受武清运河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