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洪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弘扬津味文化,助力双减工作的建议,经会同市教委研究答复如下:
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津味文化”创作,印发的《天津市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规划(2018-2020年)》,对全市艺术单位提出了“重点挖掘天津传统艺术、城市遗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名人事迹、民俗传说等地方特色自然和人文文化资源”的创作重点,推动形成“津味文化”创作氛围。
2017年,北方演艺集团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宣传部工作部署,组织所属各院团开展实施“春雨计划”活动。天津评剧院、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天津市曲艺团等戏曲类院团积极响应,各自制定活动方案,经集团研究审核后,统一以“集中授课”的方式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戏曲教学与常规校园、幼儿园文化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为后续“戏曲进校园”项目的广泛开展、活动方案的顺利制定以及预算资金的合理化使用提供了基础。
2018年以来,北方演艺集团作为天津市“戏曲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开展了“戏曲进校园”的各项工作。2021年,戏曲进校园工作完成20场小型演出,线上线下累计受众近3万人次;完成讲座20场,包括线下美育实践课堂13场,线上美育实践课堂7期;开展第一期戏曲师资培训班,为各学校艺术团教师,安排了相关理论教学和体验学习;与全市各区近20所学校结对共建,组织戏曲、曲艺名家进校园,担任学校兼职社团教师。
市教育两委积极加强与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围绕“弘扬华夏文明,传承津沽文化”主题,在中华传统节日和天津设卫筑城纪念日等重要历史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学生中活态传承。
积极开展“连年有余”津沽文化专题活动等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遴选优秀学生艺术团参与“沽上四季”天津市学生合唱工程、“渠阳号角”天津市学生管乐工程。结合我市特色优势,以戏曲、曲艺、年画、剪纸等为重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建设,鼓励学校开展文化传承社会实践与研学活动。
同时,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在推进学校美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通过建立“学校美育实践合作组织”,拓宽学生文化艺术交流与美育实践平台。积极办好青少年宫、少儿活动中心、青年发展促进中心等活动基地,推进“华世奎书法文化传习室”、“李平凡版画文化传习室”等弘扬津沽传统文化的美育传习室创建与发展,发挥天津戏剧博物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等美育实践基地作用,办好学校戏曲美育大会。
下一步,市文旅局和市教委将会同北方演艺集团通过丰富“戏曲进校园”内容、优化戏曲师资培训内容、遴选种子学校、打造天津特色戏曲校本课程等举措,积极弘扬津味文化,助力双减工作。
202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