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三号坑参观。 新华社发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024年11月8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该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提问。
问:文物保护法修订及通知出台有何意义?
答:此次修订,在保持文物保护基本框架制度稳定的基础上,修订和增加了一些制度规范,对于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文物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支持和规范文物价值挖掘阐释;支持开展文物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现了新时代对文物工作的新要求。
二是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例如,新增地上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让”保护前置机制等。
三是大力推动让文物活起来。明确鼓励开展文物利用研究,鼓励开展文物保护数字化工作,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尽可能向社会开放,鼓励文物收藏单位提高馆藏文物利用效率,充分体现文物由人民创造、为人民享有、被人民传承的理念。
四是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例如,规定文物行政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职能,筑牢文物“应保尽保”的法治屏障。
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引导社会各界自觉履行保护文物的义务,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普法办公室研究起草了通知。
问:通知提出了哪些学习宣传贯彻举措?
答:通知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持续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的自觉性,做好文物保护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一是准确把握文物保护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二是广泛开展文物保护法学习宣传活动,三是扎实做好文物保护法贯彻实施。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文物保护法学习宣传活动,全面准确完整掌握文物保护法修订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要将文物保护法纳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国家法律清单,显著提高领导干部依法保护文物意识和能力。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文物保护法。要广泛开展文物保护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文物保护法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在全社会营造文物保护良好氛围。
此外,各地区各部门要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各地区各行业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