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面向日新月异的未来,博物馆将面对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已成为博物馆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平津战役纪念馆作为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革命性纪念馆,在建党100周年这个重要历史时刻,如何在回望历史、守望未来的平衡中发挥纪念馆功能,引导人民群众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精神成为平津战役纪念馆宣教部着重的努力方向。为此,平津战役纪念馆宣教部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策划举办一系列活动,与人民群众一起回望党的百年历史,守护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
党史学习青年说 馆校合作新形式
5月14日下午,平津战役纪念馆与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团委共同举办了“青春奉献祖国,奋斗焕发光彩”主题教育,以党史青年说的交流座谈形式深化馆校合作,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本次教育围绕“青春勇奋斗,青年有希望”展开,首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综述进行了专题学习。大家表示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获得启发、获得力量,“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一个百年大党何以青春常在?专题学习后,平津战役纪念馆讲解员叶浩林、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湖北籍疫情防控志愿者代表蔡雯雯与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张程亮三人结合自身党史学习体会,讲述对共产党员精神的理解,阐释信仰的力量。平津战役纪念馆宣教部讲解员叶浩林结合平津战史、宣教支部的党史学习教育和平津馆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内容,讲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红色文化火炬手的成长。无论走访老战士还是党史集体学习,无论馆内馆外的线下活动还是充分运用直播、有声书等融媒体平台的线上活动,一次次党史学习教育都是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家念党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远大理想奋斗的志向。
旅游与服务学院2020级硕士生刘树斌表示:“我们生活在当下幸福美好的和平时代,更应该继承党在百年辉煌历程中的崇高精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珍惜韶华,不负使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联系实际学党史,理想信念铸新人。大家在座谈的过程当中深刻领会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更加注重向历史寻找答案,从历史中获得启迪,让党史学习教育在精神深处扎根生长,在立足中国、纵览古今的视野中,明确努力的意义,知晓前进的方向,挥毫写就新的奋斗篇章。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
5月16日,平津战役纪念馆与天津财经大学管科学院师生、城市管理执法总队、龙江里社区共同开展庆祝“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建党10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
东海街红色老兵营地老兵代表带来诗朗诵《今又站岗》,讲述了他们在2020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第一时间入队入列,参与社区疫情站岗执勤,再次为祖国和人民放哨站岗的动人故事。
平津战役纪念馆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来自昌都的西藏女孩斯郎曲珍以歌曲《心中的昌都》,歌颂了美丽的家乡,表达了昌都人民对天津人民的衷心感谢。
天津世川律师事务所李晗律师让大家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了解了最新颁布的《民法典》这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法治建设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青春心向党,筑梦新时代。在5月16日全国助残日当天,天津财经大学爱心手语社用手语倾情演绎《唱支山歌给党听》,也以一种特殊方式深情向党告白。
全国最美志愿者马芳菲老师则用铿锵有力而又幽默生动的语言,以富有知识而又新颖乐见的快板形式,将革命英烈马俊等感人的红色故事,融入到党史内容的讲解中。平津战役纪念馆宣讲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出苦难,走向光明与未来的光荣历程。
最后,城市管理执法总队负责人结合《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开展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道路桥梁、燃气供热等方面的普法宣传,推动创建文明城市。
真人闯关赢胜利 趣味答题学知识
5月16日下午,雨后初霁,碧空如洗,平津馆胜利广场迎来了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家长近80人。为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活动效果,在原有平津战役益智棋的基础上,平津馆宣教部制作了一版10m*10m的真人飞行棋,配合50cm*50cm的骰子,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眼前一亮。
活动现场,每5位学生分为一组,依次转动骰子,从“起点”出发,按照所转点数前进,并根据棋盘图标规则调整位置,最终有一位学生率先到达“北平”获得胜利。
在真人飞行棋胜出的学生可以参与趣味答题,题目共10道,总计100分,范围包括:党史知识、5·18国际博物馆日相关知识、平津战役相关知识等。参与答题的学生,神情严肃,态度认真,宛然在考场作答一样。答题结束后,按照学生的得分,为学生颁发奖品。
活动结束后,学生和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的形式很新颖,内容很丰富,让他们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收获乐趣的同时也收获了知识。
平津馆将继续用好红色资源,设计开发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纪念馆的职能作用,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纪念馆,爱上纪念馆。
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5·18国际博物馆日趣味答题
传承红色精神 手语致敬百年
5月16日是第31个助残日,其主题为“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 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平津战役纪念馆宣教部为丰富特殊人士精神文化生活,使红色教育遍布每个角落,于5月18日与聋人工学院举办共建活动,双方深挖合作资源,拓展教育形式,形成党建合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晓鸥与平津战役纪念馆宣教部主任祁雅楠参与了此次共建仪式。
揭牌仪式后,平津战役纪念馆与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共同举办了“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平津战役纪念馆宣教部宣讲员讲述了战场上舍生忘死、救助伤员的“万人担架团”的动人故事与一代领袖毛泽东主席与长子毛岸英为人民福祉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
来自于天津市和平区残联聋人协会的聋人老师们用动人的手语舞《我和我的祖国》诠释了特殊人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对党的衷心拥护。聋人工学院2019级产品设计班则在《不忘初心·致敬百年》手语歌曲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一百载风雨洗礼、一百载峥嵘岁月、一百载日夜兼程、一百载辉煌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平津战役纪念馆将秉持“回望与守护”的理念,引导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初心砥砺信仰、用理论坚定信念、用实践增强信心,用心用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在下一个百年伟业中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