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天津市曲艺团提供
从大年初一到初六,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南开区人民政府、北方演艺集团联合举办的“非遗贺新春 曲艺过大年”演出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共计15场视听盛宴。从古文化街戏楼,到黄河剧院小剧场,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天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演大放异彩,让津城浓郁年味中,更增添了喜庆欢乐的文艺气氛。
从大年初一至初六,古文化街戏楼每天11:00和14:30演出准时上演曲艺快闪。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在古色古香的戏楼上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现场人头攒动,观众热情高涨,他们或站或坐,全神贯注地欣赏着每一个节目,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从初一到初三,曲艺快闪以创新节目为主,化妆相声《参军戏》、天津时调《海河的桥》、鼓曲联唱《津门天地处处新》等节目,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生动诠释了天津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从初四到初六,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战长沙》、腰截儿《大春节》、西河大鼓《花唱绕口令》、含灯大鼓《十字西厢》等传统鼓曲经典名段,引得台上演员和台下游客、观众们都沉浸其间,不时“唱和”,这是天津曲艺演出独有的现象。
黄河剧院小剧场的“曲艺唱响京津冀”主题演出同样精彩。三场演出分别聚焦北京评书、天津西河大鼓和河北相声、西河大鼓,让观众在领略京津冀地区曲艺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醉人韵味。
“这次活动中,一共涉及京韵大鼓、天津时调、相声、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单弦、京东大鼓、河南坠子、北京评书9项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以及13项天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天津市曲艺团副团长夏炎介绍,项目之多、曲种之全乃多年来首次。
“天津过大年,就得听曲艺。”“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京津冀曲艺精品,这就是天津魅力。”“希望这个活动成为天津春节的‘保留节目’。”在连日的跟踪采访中,不少本市观众和外地游客向记者大呼:“有特色”“真过瘾”——精彩的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天津的曲艺文化和非遗项目,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新时代的发展活力。
“非遗贺新春 曲艺过大年”的成功举办,是对津派特色曲艺文化的一次生动展示和传承,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底蕴和河海津韵的一次新体验,这将成为今年在天津过年的市民和游客的一段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