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博会观察:人气涨了之后……

“像旅博会这样同行思想碰撞的场合,经常会让人发现原来大家在不约而同地想着同样的几件事,而且在问题面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已经闯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好路来。”

在刚刚结束的旅博会中,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玖如是说道。这一天,他与上海东方明珠、武汉黄鹤楼、重庆来福士以及天津之眼摩天轮等城市地标的负责人分享了地标建筑运营的心得。不同的地域,却有着相似的思考;不同的方案,却彰显出同样的信心。

9月3日,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天津落幕,这场盛会留下的对文旅产业的诸多思考交流,将在未来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引得来”,更要“玩得好”“留得住”!

“人气回来了,客流进来了”,这是不少文旅从业者对今年市场氛围最直观的感受。行业的整体向好,让曾经关于“活下去”的话题,悄然变成了“如何活得更好”。

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

多位从业者表示,当下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要让人们“引得来”,更要注重“玩得好,留得住”——也因此,如何营造更多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成为本次旅博会被多次提及的热点话题。

“很多文旅消费场景都是围绕‘文旅地标’这个概念而来。一个文旅地标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代表了围绕它所塑造的一个小型场域、一个微型经济体。很多有潜力的消费场景,就是这样应运而生。”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旅游实验中心主任李晓义说道。

“举例来说,在武汉黄鹤楼边上,你才能更好地卖出黄鹤楼造型的冰棍;在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下,相关造型的文创小产品才更有销路,这就是文旅地标的一个重要作用——它赋予特定消费以新的意义。如今很多文旅消费好点子都由此而来,好的做法层出不穷。”李晓义介绍道。

多位文旅地标负责人表示,围绕创新消费场景,大家“卷”得十分激烈,而这种“卷”归根结底,指向了游客体验感的增强。

“我们以黄鹤楼为载体,创作了大型实景光影秀《夜上黄鹤楼》,千年名楼在科技赋能之下立即平添‘新玩法’。几年来,不仅黄鹤楼公园的经营时间延长了,而且还促进了周边消费,带动了一批高知名度的本地品牌和文创产品。”武汉黄鹤楼的运营方、武汉星月云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徐维华介绍道。

来自天津的众多从业者也分享了各自的“绝活招法”。天津博物馆副馆长、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馆长沈岩介绍了天津首个沉浸式博物馆实景解谜夜游会“叔同之夜”的探索之路。

叔同之夜

“‘叔同之夜’以主线剧情解谜和支线任务打卡为游园主题,通过游戏的方式带领游客走近李叔同先生,了解和感受其文化贡献和人格魅力。这个项目从今年五一期间启动至今,广受市民和游客喜爱,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这样知名的地标景点内,我们的‘叔同之夜’不仅形成了消费新场景,让文化遗产赋能城市消费,更以新颖的方式将文化知识传递给游客,做到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不误。”

叔同之夜

无独有偶,天津之眼摩天轮也在持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寻找新的消费场景,增加游客体验感。截至7月底,天津之眼摩天轮累计接待游客超38.85万人次,日均营收创历史新高。

“今年‘五一’期间,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安排了小型演艺活动,类似的尝试已非首次;摩天轮卡通形象等文创产品也日益受到游客认可,游客登上全新的轿厢后,手机扫码可看到我们的IP形象美津津、摩天天等;作为海河之上的地标,我们还很注重与整个海河风景区联动,例如天津以海河游船为移动舞台打造的‘光影音乐汇’,就联动了津湾广场和天津之眼摩天轮,从而形成特色场景打造。” 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的运营方、天津永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亮介绍道。

天津之眼摩天轮与海河夜景

“如今,多元化、多层次的文旅消费场景,能吸引更多消费者。消费者的汇聚能形成一个‘金字塔’,这个‘金字塔’越大,那么代表高质量消费的‘塔尖’也就随之变大,这无疑有助于激发市场的潜力。”李晓义说道。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IP运营中心执行总监朱凌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分析了应该以何种思路向游客提供服务,提升对方的消费意愿。“对如今成为旅游主力军的“95后”“00后”而言,‘喜欢就付费,认同就购买’这种非完全理性的消费理念不时会表现出来。让他们觉得‘酷’‘炫’‘好玩’,这种纯粹的情感共鸣常能创造出良好效果。因此,要抓住游客所思所想,了解他们想看什么、盼望着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地打造文旅消费场景。”朱凌说道。


    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这件事

他们的着眼点是——服务

“很多人提到创造文旅消费场景,就会潜意识地联想到‘想尽办法让游客花钱’,其实不然。消费场景的打造永远是基于服务的,服务游客是第一位的。如今的游客越来越重视体验感和定制化,这意味着你只要能给他们提供独特的体验,那么这个消费场景就是积极的、成功的。”今年旅博会上,国艺中联科技集团董事长刘兵说道。

刘兵曾带领团队创造了西安大唐不夜城街区表演区的“不倒翁”演出项目,关于创造文旅消费热点,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以‘不倒翁小姐姐’的演出为例,我们花心思考量过如何在演出中加入互动和交流,不要小看‘把手给我’‘回眸一笑’等演出小细节,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游客的体验感。”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演出(图片来源:工人日报)

“此外,则是注重媒介传播的影响力。有时,文旅项目不仅是给游客看,更是‘给手机看’,即表演要能被很好地记录、传播。你的游客群体使用哪些社交工具?在哪能找到他们的声音?这个时代,这都是文旅产业重要的考虑因素。”刘兵介绍道。

“文旅消费场景的打造,归根结底还是提供游客所需要的服务”,这一观点已在众多成功案例中得到印证。本届旅博会中,多位从业者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提供服务与促进文旅消费的联系。

旅博会展区中的双层观光巴士

“我们已经成熟运行的双层观光巴士和复古风‘铛铛车’项目,深受游客的喜爱,正为津城观光游提供助力。”天津交通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鹏介绍道,“海河风光、洋楼景致,这些都是天津旅游的好资源,我们很早就在想,愿意乘坐专门的观光车辆游览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因此,我们围绕海河观光设计的双层观光巴士线路和围绕小洋楼观光设计的‘铛铛车’都很受欢迎。它们能提供全程人工讲解,游客还能购买我们与景区、酒店合作的各种套票。交通与观光,就这样连接了起来。”

铛铛车

“交通是城市文旅体验感的重要一环,交通站点甚至可说是游客认识一座城市的‘初印象’。”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城市发展公司文旅营销部副部长李馨程介绍道,“如今,天津在机场和三个主要火车站均设有地铁站,我们服务上的一些小细节,能够创造潜在的游览机会。例如我们各站点内的导向标识都注重提示周边有哪些景点,在天津西站等地铁站,我们还会不定期发放介绍天津文旅项目和地标景点的宣传单。至于重大文旅活动时的延时运营、线网调整,则更是轻车熟路、有条不紊。”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不定期发放的天津文旅宣传单

“有时,甚至一座城市交通中的特色,本身也有可能成为一些人眼中的‘风景’。旅博会期间,我们的主题纪念票卡很受市民欢迎,就佐证了这一点。”天津津轨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广告文创部部长王欣介绍说,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在旅博会期间现场限量发售专门为旅博会设计的“坐地铁,游津城”主题纪念票卡1000张,持该票卡可在24小时内无限次乘坐天津轨道交通所有线路。很多来到现场的“地铁迷”表示,自己是专程来购买这一票卡,以满足对地铁的热爱。

“坐地铁,游津城”线路示意图

景区之外的交通细节有门道,景区之内的嵌入项目同样花样百出。如今,景区中嵌入沉浸式、互动式的演出或游戏,已是增加游览时间和体验感的热门手段。本届旅博会中,多家精于此道的企业进行了展示。

“我们做过很多景区的内容填充,例如结合景区的人文历史,植入故事线,以景区内打卡、做任务的形式引导游客边玩边游。”旅博会展区内,抉择沉浸式娱乐CEO吴昊介绍道,“游客在景区内的消费被赋予了更有趣的意义,这与旅游是为了获得快乐这一终极目的不谋而合,因此日益受到欢迎。”

吴昊团队在西塘古镇景区搭建的沉浸式场景

“我们公司从事飞行影院、球幕影院等设计,并提供科技文旅装备,与很多景区有着合作。我们观察到,随着一、二线城市经济水平和文旅成熟度的提高,近年来,各地文旅消费业态有着显著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对高科技含量的景区内文娱项目愈发感兴趣,并愿意为之消费。”上海恒润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崔英亮介绍道,“特别是在年轻人、亲子游占据相当一部分的当下,这一业态很可能在未来几年获得较大发展。当然,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很‘酷’的项目也需要与景区的原有氛围相匹配,最好能与当地文化有所结合。应该说,想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能够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记者手记

今年上半年,天津共接待国内游客10952.89万人次,同比增加117.94%;实现旅游收入1002.60亿元,同比增加204.44%。加大旅游市场供给、主动“引客入津”的消费措施正发挥重要作用。

当下文旅市场的繁荣,固然受益于今年以来国内文旅行业大环境整体向好、长期积累的文旅消费意愿得以释放的巨大契机,但也与各地挖空心思“苦练内功”的努力分不开。“引得来”“玩得好”“留得住”——这些思考的背后,绕不开的话题是文旅如何为城市消费赋能,是文旅热潮如何成为天津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引擎动力。

文旅产业如何营造“消费新场景”?在游客日益追求品质旅游的当下,这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需要积极应对的问题。多位从业者的经验已经表明,这场开动脑筋,互“卷”绝活的竞赛中,最终受益的必将是广大文旅消费者。

分享到: